巾拂读音
巾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巾和拂,古代舞蹈道具。 2.指巾舞和拂舞。 3.泛指舞蹈。
引证解释
⒈ 巾和拂,古代舞蹈道具。
引《文选·鲍照<舞鹤赋>》:“巾拂两停,丸剑双止。”
刘良注:“巾、拂,舞人所执者。”
南朝宋颜延之《七绎》:“杂纷披於巾拂,递閒关乎槃扇。”
⒉ 指巾舞和拂舞。
引《隋书·音乐志下》:“梁武报沉约云:‘《鞞》、《鐸》、《巾》、《拂》,古之遗风。’”
⒊ 泛指舞蹈。
引《旧唐书·卢简辞传》:“补闕思冲融,巾拂艺亦精。”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巾拂
巾拂相关词语
- 1 巾舃
- 巾舃拼音是jīn tuō,出处是《大唐益州新都县圣庙堂碑文序》,释义是头巾和鞋。
- 2 巾帓
- 巾帓,拼音是jīn mò ,是汉语词汇,泛指衣物。
- 3 巾箑
- 巾箑,拼音是jīn shà ,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为绢扇。
- 4 巾袜
- 巾袜,拼音是jīn wà ,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为头巾和袜子。
- 5 巾韈
- 1.亦作"巾韈"。 2.头巾和袜子。《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操(曹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宋丘光庭《兼明书》卷五"徒行"引述上文作"曹公与之巾襪"。后世"巾韈"指巾帻和袜子,为男子所服用,因以借指男子。
- 6 巾帽
- 巾帽,拼音是jīn mào,是一汉语词汇,释义为头巾或帽子。
- 7 巾几
- 巾和案几。泛指日常起居用物。 唐 杜甫 《昔游》诗:“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直作移巾几,秋帆发敝庐。”
- 8 巾机
- 巾和几案。《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勋倍楹席,事百巾机。” 刘良 注:“机,案也。 太公 有楹席巾机之铭。言漏刻之功倍多楹席,事过巾机百倍也。”
- 9 巾额
- 指头巾前部覆额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济州 金乡县 发一古冢,乃 汉 大司徒 朱鲔 墓,石壁皆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
- 10 巾絮
- 《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 汉郑玄注:“燕衣服者,巾絮、寝衣、袍襗之属。”
- 11 巾帤
- 1.亦作"巾帤"。 2.头巾。
- 12 巾帼
-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 13 巾鞴
- 巾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n bèi ,是指巾褠。头巾和单衣,为古代士人之盛服,也借指士人。
- 14 巾帨
- 手巾。 宋 朱熹 《训学斋规》:“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湿。” 金 刘迎 《盘山招隐图》诗:“大妇侍巾帨,中妇供庖厨。” 心青 《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从容步入餐房内,只见巾帨刀叉列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