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酬读音
唱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唱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唱酧”。亦作“唱詶”。以诗词相酬答。
引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足下虽少我六七年,然俱已白头矣……而又未忘少年时心,每因唱酬,或相侮謔。”
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一:“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復见前贤。”
明唐寅《送行》诗:“此日伤离别,还家足唱詶。”
清吴伟业《送山东耿中丞青藜》诗:“幕中壮士争超距, 稷下高贤共唱酬。”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吟诗填词,那是所谓唱酬,也算很了不起。”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唱酬
唱酬,古代诗词术语,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亦作以诗词相酬答。唱酬造句
- 后杨慎谪戍永昌,二人白首唱酬,终生相伴《滇志》卷十四《张志淳传》、《太史升庵遗集》卷二十三《南园先生集序》。
- 洹上“养疴”三年,弄舟垂钓,与僚友唱酬,写了二十几首诗。
- 顺风顺水掀起广东流行音乐浪潮的日子里,陈小奇偶尔也会搦管操翰和书画界的朋友尺幅唱酬,深入研究书法创作则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意愿。
- 梦霞来蓉湖,至此已逾匝月,穷乡独客,举目无亲,幸得一阃中腻友,终日唱酬,藉慰寂寞。
- 二人创作风格相近,作品多为表现与友人的唱酬赠别、对人事的感怀以及描写日常生活的闲适等。
- 儿在京身体尚佳,精神亦适,风雨芸窗,友朋甚广,赋诗唱酬,不虞寂寞,媳妇来京反嫌不便。
- 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
- 日咏霓裳且唱酬,暮扫落红和清音。曹雪芹
- 袁世凯此次“养疴”三年,闲居养寿园,寄兴山水,弄舟垂钓,与一干僚友唱酬,所得诗作存世者计有二十多首。
- 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数是写山水诗的高手,行迹所至,记游唱酬,留下来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佳作。
唱酬相关词语
- 1 唱片
- [ chàng piān ] :唱片儿〈名〉义同“唱片 chàng piàn”。载有录音的螺旋纹道的圆盘[ chàng piàn ] :〈名〉用虫胶、塑料等制成的圆盘,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用唱机可以把所录的声音重放出来。#####
- 2 唱道情
- 传统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各地种类繁多。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后苑小廝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云:‘此是 张抡 所撰鼓子词。’”《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那两个唱道情的来了不曾?”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俗谓弹唱故事者为唱道情。”
- 3 唱反调
- 唱反调,读音chàng fǎn diào,释义为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出自向春《煤城激浪》“后悔自己笨,一味的唱反调”。
- 4 唱卯
- 谓司更者呼报已到卯时。明·王家屏《日方升赋》:“太史书云,鸡人唱卯。”
- 5 唱门
- 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丑唱门介:‘ 南安府学生员进。’”
- 6 唱唤
- 犹吆喝。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吴王 伐树作船,使童男女三十人牵挽之,船自飞下水,男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时有唱唤督进之音也。”
- 7 唱游
- 1998年,《唱游》获得了“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十大专辑奖,《情诫》获得了香港“新城电台”十大劲爆歌曲、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十大金曲。
- 8 唱念
- (2).谓高声复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客坐,则一人执箸纸,遍问坐客……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 宋·吴自牧《梦粱录·面食店》:“﹝一过卖﹞走迎厨局前,从头唱念,报与当局者,谓之‘铛头’,又曰‘著案’。”
- 9 唱呼
- 呼叫。《魏书·毛脩之传》:“ 法仁言声壮大,至於军旅田狩,唱呼处分,振於山谷。”
- 10 唱漏
- 报更。唐·温庭筠《晓仙谣》:“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 11 唱令家
- 唱令家,读音是chàng lìng jiā,是以卖唱为谋生手段的伶人。
- 12 唱谋
- 带头谋划。《国语·吴语》:“ 越 大夫 种 乃唱谋曰:‘吾谓 吴王 将遂涉吾地……王若今起师以会,夺之利,无使夫悛。’” 韦昭 注:“发始为唱。”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唱谋,五国从风。”
- 13 唱赚
- 唱赚是传统说唱艺术的一种,中国宋代民间流行的歌唱伎艺。是最早用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个套数来歌唱的艺术形式。其早期形式为缠令、缠达,即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所称的传踏(或作转踏),流传于北宋末年,为歌舞相兼之曲。逐渐发展,吸取多种民间音乐,形成唱赚,盛行于南宋。
- 14 唱戏
- 唱戏是指包括对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戏曲表演艺术。唱戏需要很多技巧,唱戏也是主张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围和横膈膜即有膨胀感觉,但千万别去下死劲膨胀它。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是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艺术家。他们是20世纪20年代起在京剧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四位艺术明星,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