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读音
四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泛指外族、外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引《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
《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
⒉ 泛指外族、外国。
引清魏源《<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中国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国语词典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总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四夷
四夷造句
- 文身被我国少数民族喜爱,自周代起就是华东地区部族的风俗习惯,“东方四夷,被发文身”,其中,越地最为普遍,就连越王勾践,也“被发文身”。
- 王者上承天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夙夜忧勤,固不可自暇自逸。
-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
- 至四年,斗米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十里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 古代中国,在“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四夷朝贡关系体系中,四夷来朝是中华礼乐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专门的对外事务机构。
- “史记威名震四夷源流自有,堂颜盛德垂千古继述无疆”,赠予裴闻义,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 十九岁的功业,就叱咤天下,南征北讨,四夷称定,海晏河清,天宫鉴迎。
- 像郑和下西洋这段,我们建立了体制,实际上一种叫朝贡贸易体制,就是鼓励四夷来中国进贡,我们厚往薄来,而不在乎其中的经济利益。
-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 随后袁术便开始幻想,等自己长大后收拢一堆文臣武将、历史名人,霸气测漏,称雄天下,改革强国,征伐四夷,或许还能挽回后世华夏的那些屈辱,永垂青史。
四夷相关词语
- 1 四书
- 四书,指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 2 四平八稳
- 四平八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ì píng bā wěn,原指说话做事稳当。现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 3 四隅
- 四隅是四角,出处是《礼记·檀弓上》。
- 4 四孟
- 四孟:节令用词
- 5 四海升平
- 四海升平,汉语成语,出自唐·张说《大唐封禅颂》,指天下太平的意思。
- 6 四饭
- 四饭,拼音sì fàn,汉语词汇,意思是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
- 7 四皓
- 商山四皓,秦时隐士,汉代逸民。是居住在陕西商山深处的四位白发皓须、德高望众、品行高洁的老者。他们四位分别是苏州太湖甪里先生周术,河南商丘东园公唐秉,湖北通城绮里季吴实,浙江宁波夏黄公崔广。
- 8 四知
- “四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重含义。最著名的是“杨震四知”,此外还有“易经四知”,“佛教四知”等
- 9 四门博士
- 四门博士,读音sì mén bó shì,成语,学官名。 出自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
- 10 四合院
- 在现代,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四合院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一些四合院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有一些被拆除。
- 11 四民
- 四民制度,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四种公民,分别指士(学者)、农、工、商。除四大公民外,还有大量的「贱民」,称为「贱籍」阶层。
- 12 四百四病
- 四百四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bǎi sì bìng,意思是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 13 四海承风
- 四海承风,意思是指全国都接受教化。出自《孔子家语·好生》。
- 14 四门学
- 国立学校名。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四门学始此。北齐改四门小学置,隶国子监,设博士、助教各二十员,学生三百人,教授学生五经文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员,学生三百六十人。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罢。唐复置,隶国子监,设士、助教各六人,直讲四人,学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为庶人子弟之俊异者。宋亦曾置。亦称“四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