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罕读音
纳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诧异;惊奇。
引证解释
⒈ 诧异;惊奇。
引《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只见寳釵的眼泪直流下来,众人更是纳罕。”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那安太太听了,果然又是畅快,又是纳罕。”
鲁迅《呐喊·狂人日记》:“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国语词典
惊异、奇怪。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纳罕 (表示的词语)
纳罕造句
- 花青君心中纳罕,这林上有祥气所笼,翠翠蓊蓊,隐约可见林中楼阁亭台,犹如仙雾超然,平国笑道花青君,此间就是太学府。
- 邻居们都驻足羡慕里面生长丰盛的蔬菜,纳罕怎么自己花园的长势就没有这么喜人。
- 我不由得纳罕为什么不跑,转回头只见蝎子群并没有追着我们跑过来,而是纷纷朝着刚才路过的那条水道跳了下去。
- 刘喧心中纳罕,还是天堂的福利好啊,一升上来就发给自己一个小仆人,虽有点小,但养成着,还是很好的。
- 少林寺中除了每年佛诞、达摩祖师诞辰等几日之外,向来极少召集全体僧众,众僧心中纳罕,仍是依序各按行辈排列,上千人静悄悄地聚在殿内鸦雀无声。
- 妹妹和哥哥又这么亲热的?她暗自纳罕。
- 他纵身一跃,跳下树来,抬头望天,但见崖谷之深,竟一望无顶,心中暗暗纳罕。
- 耿直与众人都暗暗纳罕,传闻白泽混沌互相克制,势如水火,但瞧眼前的形势,这两头灵兽却宛如多年未见的故人一般。
- 所以阿协尔人住在当地的居民客纳罕人中间,因为他们没有把他们逐出去。
- 楼上的酒客一直看着他们争斗比阔,有的暗暗纳罕,有的暗暗骂他们呆,这时听两个花子赞酒好,心中讥笑道“臭花子懂什么酒好不好?”。
纳罕相关词语
- 1 纳闷
- 可英译为puzzled,wonder。
- 2 纳粹
- 纳粹党前身为魏玛共和国时期于1919年创立的德国工人党,于1920年4月1日更名。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首,开始宣扬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在大萧条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后,通过”国会纵火案”而成为纳粹德国唯一执政党,实行一党专政。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及由盟国占领后,盟国管制理事会第2号法令将纳粹党解散及宣布其为非法,其领导者被逮捕并在纽伦堡审判上被宣判犯有危害人类罪。
- 3 纳闷儿
- “纳闷儿”一词,是指捉摸不透,奇怪。在京津一带甚是流行,上海人不说“纳闷儿”,上海人说“丈二和尚,摸勿着头路”。但书写语言,还是以纳闷儿为通用。
- 4 纳善
- 纳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à shàn,是指接纳善言。
- 5 纳音
- 具体运用到人事,可以取不同的象,例如 甲子海中金人时上见戊寅城头土,理解成一个沉没的低调的人,在大的城市或者大的单位工作,并且帮助它的人很多。同时,纳音和八卦密不可分,比如戊寅城头土,按照后天八卦,戊是坎,寅是坤,形容人就是表面浮夸但实际善良沉稳。另外纳音与长生十二宫也密切相关,比如甲午沙中金,金沐浴在午,沐浴在古代也称为败,所以也叫自败之金,人如果见甲午,就是败家的意思了。
- 6 纳采
- 纳采: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
- 7 纳谏
- 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丹·钱帕著《纳谏》,为领导和董事会提供建议:CEO的更替、持续有效的经营改进和文化变革,以及企业高层如何执行新的战略。
- 8 纳财
- 纳财,民俗中风水用词,常指黄道日历里购屋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求财富等。
- 9 纳福
- 纳福,指享受福分,通常说老人。
- 10 纳言
- 纳言,古官名。主出纳王命。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从字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义。"纳言"是古代贵族帽子上的配饰,纳言之饰,始于汉代,唐宋因之。《后汉书·服》载:“巾,合后施收,尚书巾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又《宋史·舆服志》载:所谓施收者,即纳言;其定制为“其分三寸”。纳言,原是职官之名,始见于《书·尧典》,职责是宣达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
- 11 纳还
- 纳还,注音nà huán,释义是归还。
- 12 纳兰
- 小说中有一段纳兰纪念亡妻一周年的描写,寥寥数笔,便将这个痴情善良的绝代词人描绘的栩栩如生。
- 13 穆纳菲格
- 伪信者、两面派。
- 14 米罕
- 亦作“ 米哈 ”。蒙古语音译词。肉。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 阻孛 云:‘好米哈喫上几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