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读音
枢密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古代官署。掌管国家机要政务。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主管官称枢密使。 五代、后梁建崇政院,以崇政使知院事。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改为枢密院,以枢密使知院事与宰相共秉朝政,文事出中书,武事出枢密。 宋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号为“二府”。 辽分置北枢密院(相当兵部)、南枢密院(相当吏部)及汉人枢密院(掌汉族地区兵马)。 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 明太祖改置大都督府,枢密院遂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国语词典
一种古代官署。掌管国家机要政务。创始于唐中叶,掌出纳帝命。宋代与中书省并称为「两府」,掌兵权;明初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枢密院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
枢密院相关词语
- 1 枢要
- 见《荀子·正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
- 2 枢谟
- 枢谟,汉语词语,读音是shū mó,指机要的谋划。
- 3 枢使
- 枢密使的省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 唐 六典》:‘宋人称之曰枢使,亦曰枢相。典兵禁中,故名枢密。’案:枢使、枢相,即《宋史》所谓枢密使也。”参见“ 枢密使 ”。
- 4 枢廷
- 1.亦作"枢廷"。 2.政权中枢;内庭。
- 5 枢衡
- 释义:中央行政机关的职权。亦指宰辅之位。
- 6 枢极
- 枢极是汉语词语,拼音是shū jí,指斗枢与北极星。
- 7 枢曹
- 中枢官署。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仕版登初第,枢曹忝备员。”此指军机处。
- 8 枢臣
- 枢臣,读音是shū ché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宰辅重臣。
- 9 枢府
- 旧时以政府的中枢为枢府。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宋代多指枢密院,明和清初多指内阁,清雍正以后指军机处。
- 10 枢钧
- 宋 欧阳修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帝曰:休哉!汝予旧臣,亟其强起,秉我枢钧。”
- 11 枢垣
- 犹枢府。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若京官则自枢垣、台谏以外,皆为闲散。”此指 清 军机处。
- 12 枢轴
- 一种用于各种电子装置和开启/关闭装置的枢轴装置,该枢轴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转动件,一个第二转动件和一个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转动件的相对边缘之间的枢轴机构,该枢轴机构用于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转动件。一个大体上类似圆环的弹性件弹性地连接到轴上,该轴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转动件中任一件的边缘。一个轴承座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转动件中另一件的边缘,以把弹性件安装在轴承座上。
- 13 枢密
- (1).国家机密。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迹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诏旨,不许擅入。”
- 14 枢密使
-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