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的拼音,督抚的近反义词,督抚是什么意思

督抚读音

  • 读音:dū fǔ
  • 注音:ㄉㄨ ㄈㄨˇ
  • 结构:督(上下结构)抚(左右结构)

督抚的意思

词语解释:

督抚dūfǔ

(1)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

督抚大吏争上符。——《明史·海瑞传》
governor-gene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or;civil and military governors

引证解释

⒈ 总督和巡抚的并称。 明清两代最高地方官,兼理军政、刑狱。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王忠年六十餘,止一子王彪,颇称驍勇,督抚留在军前効用。”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袁翁》:“翁自此富甲一县,已而生子,子生孙,皆能读书上达,有仕至尚书者,督抚者。”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财力相君,权倾督抚。”

国语词典

总督及巡抚的合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督抚

  •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明清两代的地方军政长官。督抚有权决定徒刑的判决,对流刑、充军、发遣可以做终审判决,但需要报请刑部复核。
  • 督抚造句

    • 通过端方,本文论述了部分地方督抚和清廷官吏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中所起的暂时的领导与推动作用,同时也分析了他们所遭遇的困难和面对的两难处境。
    • 指导与监督抚顺工厂质量部的工作,抚顺工厂与沂水工厂质量工作同步。
    • 怎么现在广西那边的情况很棘手吗?还是各省督抚大员不能同心戮力,只是以将逆匪驱赶出本省辖地为安,导致缉拿事宜一拖再拖?
    • 辛酉,申谕督抚进贤惩贪,除夤缘奔竞。
    • 田文镜秉公持正,乃天下督抚中所罕见;谢济世于天下督抚中独参田文镜,不知何心。
    • 广东各处义师群起响应;清平、靖二藩和督抚标兵不敢迎战,龟缩待援。
    • 其人率督抚之外嬖也,同卧共起,吮痈舐痔者,是其天职然也。
    • 尔各督抚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立保疆土。
    • 当时,文澜书院的主事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一般由具有强大势力的豪绅当任,地方当局通常不敢开罪,而历任督抚莅粤接任,无不先来拜会主事。
    • 在江南,只要是一张乌天石的名刺或一封八行书,下及七品知县,上至部分督抚这般从一品的封疆大吏,无不礼让三分。

    督抚相关词语

    1 督镇
    1.官名。"督师"的别称。2.泛指省一级的文武官员。
    2 督帅
    督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ū shuài,指将帅。
    3 督标
    督标,读音dū biāo,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清朝总督所辖部队的编制单位。
    4 督催
    督催是汉语词汇,拼音为dū cuī,出自《明熹宗悊皇帝实录》等。
    5 督进
    督进,读音dū jìn,汉语词语,指督促前进。 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6 督造
    督造,是汉语词汇,意思是监督制造。
    7 督齐
    督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督率整顿。
    8 督护
    督护,晋朝设立的专职军事职务。名目众多。
    9 督参
    督察参验。《韩非子·扬权》:“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
    10 督训
    督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ū xùn ,意思是督察教育。
    11 督学使者
    1.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12 督压
    “督压”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监视压服;弹压,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发薪”》有所记载。
    13 督检
    《新唐书·邠王守礼传》:“ 守礼 惟弋猎酣乐,不领事,故 源乾曜 、 袁嘉祚 、 潘好礼 皆为 邠 府长史、州佐,督检之。”
    14 督军
    督军指中国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民国初省的最高军事长官。语出《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罢 山阳国 督军,除其禁制。”

    大家在问

    督 字的笔顺写法

    督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督 ”字共有13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 横 竖 撇 点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横 横
    2、督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抚 字的笔顺写法

    抚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抚 ”字共有7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钩 提 横 横 撇 竖弯钩
    2、抚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督”“抚”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彿
    • 拼音:
    • 拼音:
    •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