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傩读音
驱傩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驱傩
(1) 旧时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赛会迷信活动
英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岁暮或立春日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始载《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迴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引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宂从僕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
唐孟郊《弦歌行》:“驱儺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驱傩》:“《礼纬》曰:高阳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二居江水中为疟,一居人宫室区隅中,善惊小儿,於是以正岁十二月命祀官持儺以索室中而驱疫鬼。 《轩辕本纪》曰:东海渡塑山有神荼、鬱垒之神,以御凶鬼,为民除害,因制驱儺之神。”
马南邨《燕山夜话·守岁饮屠苏》:“驱傩的意思是要驱逐疫疠之鬼,与我们现在说的送瘟神的意思相同。”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驱傩
驱傩相关词语
- 1 驱策
- 如:任人驱策。
- 2 驱寒
- (1) 祛寒 例 姜汤驱寒 英 dispel cold
- 3 驱羊战狼
- 比喻以弱击强。
- 4 驱涛
- 驱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ū tāo,是指掀起波涛;比喻气势磅礴。
- 5 驱牧
- 驱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ū mù ,是指驱赶放牧。
- 6 驱逆
- 谓驱赶禽兽,使进入围猎圈并阻止其逃逸。《周礼·夏官·司马》:“既陈,乃设驱逆之车。” 郑玄 注:“驱,驱出禽兽使趋田者也。逆,逆要不得令走。” 孙诒让 正义:“谓禽兽奔逸在围外者,乘此车驱之,使趋所围厉禁之中也。逆,逆要不得令走者……《尔雅·释言》云:‘逆,迎也。’谓禽兽已在厉禁内者,则迎而要之,令不得走出围外也。”
- 7 驱奴
- 亦作“駈奴”。《元典章·圣政一·重民籍》:“今后各投下诸色人等并遵 世祖皇帝 以来累朝定制,不得擅招户计,诱占驱奴,违者治罪。”《元典章·刑部三·恶逆》:“駈奴砍伤本使。”
- 8 驱妖
- 驱逐妖魔。《宋书·谢灵运传》:“既住年而增灵,亦驱妖而斥疵。”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三:“侍郎私念扶箕伪耳,安足驱妖,不欲往。”
- 9 驱鸡
- 荀悦《申鉴.政体》:“睹孺子之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后遂以“驱鸡”喻做官。许浑《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莫言名重懒驱鸡,六代江山碧海西。”韦庄《赠云阳裴明府》诗:“暴客至今犹战鹤,故人何处尚驱鸡。”
- 10 驱口
- 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据记载:窝阔台灭金后、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尽管程度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后来﹐驱口成了奴婢的通称。直至明代初期还有个别驱口的记载﹐但此后不久便逐渐消失。
- 11 驱骋
- 驱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ū chěng ,是指驱策驰骋。
- 12 驱兵
- 驱兵是汉语词汇,拼音qū bīng,意思是驱遣军队。
- 13 驱散
- 驱散,指赶跑;驱逐。如:驱散厨房中的蚊子。
- 14 驱遣
- 见唐 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