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春潮读音
晕春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颊泛起红色。
引证解释
⒈ 两颊泛起红色。
引清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潜踪殊未惯,猛被萧郎看,羞走晕春潮,门边落翠翘。”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晕春潮
晕春潮相关词语
- 1 晕船
- (1) 因乘船引起的头晕、恶心甚至呕吐 英 be seasick
- 2 晕眉约鬓
- 谓妇女晕淡眉目,绾约鬓发。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跋》:“晕眉约鬓,匹配色泽,剧妇人之怪艳者,为艳诗,今、古两体。”参见“ 晕淡
- 3 晕乎乎
- 晕乎乎是汉语词汇,拼音为yūn hū hū,解释为头脑发昏。
- 4 晕黄
- 晕黄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ūn huáng,是指在烟雾或尘土中泛现的黄色。
- 5 晕红
- 晕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un(四声) hóng,基本意思是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 6 晕东东
- 晕东东,是汉语词汇,形容眩晕。
- 7 晕月
- 晕月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ūn yuè,指有晕的月亮。
- 8 晕淡
- 晕淡,汉语词语,读音是yūn dàn,意思是谓施粉黛渐次浓淡。
- 9 晕晕糊糊
-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八章:“‘这许多钱财真的都是我一个人的了……’ 唧唧 晕晕糊糊的这么想着,就趴到金圆堆里,再也不起来了。”
- 10 晕昏
- 《水浒传》第三九回:“看时,额角上抹脱了一片油皮,因此那女子晕昏倒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 宁波 湖西某生,风流倜傥,一夜在妓馆徵歌逐舞,方极其乐,忽晕昏不起
- 11 晕池
- 到澡堂洗澡的人因为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体质较弱风关系而头晕、昏厥叫晕池。
- 12 晕庞儿
- 俊俏的脸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一个晕庞儿画不就,描不成
- 13 晕场
- 晕场是词语,拼音yùnchǎng,释义为演员由于对戏不熟练或精神过于紧张等原因, 造成表演慌乱。
- 14 晕渲
- 晕渲,汉语词语,读音是yūn xuàn,指用水墨或颜色渐次浓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阴阳向背的绘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