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席之嫌读音
衽席之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
引证解释
⒈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参见“衽席无辩”。
引《旧唐书·后妃传序》:“大帝、孝和,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室、 韦宗,几危运祚。”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衽席之嫌
衽席之嫌相关词语
- 1 衽裳
-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绢人书画》:“人以通草为面,绫罗为袵裳。”
- 2 衽发
- 犹言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亦指沦为夷狄。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傅相生日癸亥》词:“ 江 左惟公,争些子、吾其衽发。”
- 3 衽革枕戈
- 衽革枕戈,读音 rèn gé zhěn gē,汉语成语, 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出自《原强》。
- 4 衽服
- 亦作“袵服”。 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 明 陆采 《怀香记·氐羌谋叛》:“颇知华人礼乐,甚殊鸡骨之占年;窃仿上国衣冠,不比鹅毛之御腊。虽是蛮貊而袵服,实非马牛而襟裾。”
- 5 衽接
- 衽接,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连接。
- 6 容膝之地
- 容膝之地,读音róng xī zhī dì,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居室的狭窄。出自《归去来兮辞》。
- 7 戎马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8 儒席
- 儒席,汉语词汇,拼音rú xí,意思是儒者席上。犹今言知识界。
- 9 入席
- 入席,指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各位。
- 10 入幕之宾
- 入幕之宾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ù mù zhī bīn,意思是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研商的人。
- 11 趋之如鹜
- 趋之如鹜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ū zhī rú wù,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多含贬义,出自曾朴《孽海花》第27回。
- 12 孺慕之思
- 《日暮乡关何处是》:“这一生,没和五伯见过几次面,但对身留南洋,心系祖国的他,却别有一番孺慕之思、知音之情。”
- 13 衽左
- 衽左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礼记·丧大记》有记载。
- 14 衽金革
- 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孔颖达疏:"衽,卧席也;金革,谓军戎器械也……以甲铠为席,寝宿于中。"明陆采《怀香记.受诏安边》:"念衰龄出镇西陲,衽金革身罹惊恐。"一说,犹言披坚执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