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赂读音
责赂的意思
词语解释:
索求财物。
引证解释
⒈ 索求财物。
引《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於郑,郑不堪命。”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至季年之魏藻德,释褐四年,即擢登政府。卒之稽首贼营,拷掠责赂,以至灼肉折脛,身死名丧,又不足称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责赂
责赂相关词语
- 1 遗赂
- “遗赂”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赠送财物,《醉翁谈录·嘲人面似猿猴》有所记载。
- 2 责有攸归
- 责有攸归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é yǒu yōu guī,意思是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责任有所归属,出自高阳《清宫外史》。
- 3 责躬
- 反躬自责。《后汉书·郭太传》:“ 蘧瑗 、 颜回 尚不能无过,况其馀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 唐 常建 《赠三侍御》诗:“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二七回:“﹝ 宋太宗 ﹞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永鉴前非,庶无二过。”
- 4 责求
- 1.追究。 2.要求。
- 5 责令
- 释义:命令(某人或某机构)负责做成某事
- 6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 详:周密;廉:低,少。对别人要求很多,对自己却要求很少。
- 7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 责己:要求自己;周:完备;约:简单。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厚地对待别人。
- 8 责过
- 【引证解释】责备。《汉书·魏相传》:“大将军 霍光 果以责过相 曰 :‘幼主新立,以为 函谷 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 河南 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
- 9 责儆
- 责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é jǐng ,是指责罚以示警戒。
- 10 责诺
- 清 俞蛟 《梦厂杂录·潮嘉风月·郭十娘》:“﹝ 郭十娘 ﹞早著艳名,一时名流争妍取媚,寻盟责诺无虚日。”
- 11 责取
- 责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é qǔ ,释义是索取,出自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 12 责实循名
- 责实循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zé shí xún míng,意思是按其名而求其实。出自《戒励风俗德音》。
- 13 责己重,待人轻
- 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1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躬:自身;责:责备,责问。多严于律己,少苛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