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欲为读音
为所欲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为所欲为
(1)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行事
英
引证解释
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引《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
《明史·黄尊素传》:“﹝奸人﹞为所欲为,莫有顾忌。”
清唐甄《潜书·任相》:“是以居正得以尽忠竭才,为所欲为,无不如意。”
秦牧《艺海拾贝·北京花房》:“这种虚构,决不是主观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虚构。”
国语词典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拘束,毫无顾忌。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为所欲为 (汉语成语)
为所欲为的近反义词
为所欲为造句
- 秦二世为所欲为,人民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
- 我们不能任孩子为所欲为,要从正面教育他们认清是非。
- 如果没有法制,不法分子就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坏事来。
- 因为受游戏的影响,我变得为所欲为。
-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横行无忌,为所欲为的行径至今记忆犹新。
- 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人都要受法纪、道德的约束,决不允许为所欲为。
- 如果人人都为所欲为,那世界不就全乱了吗?
-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不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不允许你为所欲为!
- 小苏在班上为所欲为,让人生厌。
- 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列强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为所欲为相关词语
- 1 为学
- [清朝]彭端淑 (1699年-1779年)字乐斋,清代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号仪一。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 2 为非作歹
- 为非作歹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wéi fēi zuò dǎi,释义:为、作:做; 非、歹:坏事。做种种坏事。含贬义。
- 3 为富不仁
- 为富不仁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éi fù bù rén,意思是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 4 为渊驱鱼
- 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自《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5 为虎添翼
- 为虎添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èi hǔ tiān yì,意思是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 6 为蛇画足
-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7 为国捐躯
- 为国捐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 guó juān qū,意思是指为国家牺牲生命。
- 8 为何
- 为何在古汉语中表示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样子,在英语中则是why。同时也含有其他很多引证解释。
- 9 为此
- 为此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有鉴于此。
- 10 为德不卒
- 为德不卒(wéi dé bù zú),汉语成语,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11 为时
- 为时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éi shí,意思是从时间上看。
- 12 为伍
- 为伍(VWU)成立与2010年11月9号,由一群充满热血的大学生组建,是珠海第一家以年轻人生活为主题的网站,内设珠海学生网,是一个关注珠海学生、珠海年轻人的大型综合类社区网站。
- 13 为人师表
- 为人师表,成语。师表:榜样,表率。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 14 为民请命
- 为民请命,读音是wèi mín qǐng mìng,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请命:请示保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