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廌读音
獬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獬豸。
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
指代御史等执法官。
引证解释
⒈ 即獬豸。参见“獬豸”。
引晋张协《七命》:“拉甝虪,挫獬廌。”
《新唐书·酷吏传·侯思止》:“獬廌不学而能触邪,陛下用人安事识字?”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中:“獬廌不饮恶溪水,凤皇爱占青桐枝。”
⒉ 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
引明陶宗仪《辍耕录·讥省台》:“民间颇言其(御史大夫纳璘 )贪……有人大书于臺之门曰:‘苞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恐未能;二十四官徒獬廌, 越王臺上望金陵。’”
⒊ 指代御史等执法官。参见“獬豸”。
引唐李商隐《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凤凰传詔旨,獬廌冠朝端。”
一本作“獬豸”。 冯浩笺注引《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廡……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宣政门。”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獬廌相关词语
- 1 獬冠
- 獬冠,读作xiè guān,汉语词语,是指即獬豸冠。
- 2 解廌冠
- 解廌冠是一个汉语词汇,即獬豸冠。古代法官戴的帽子。
- 3 斗木獬
- 属木,为獬。
- 4 皮廌
- 皮廌,读音为pí zh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皮制的马鞍垫子。
- 5 解廌
- 即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汉书·司马相如传》:“弄解廌。” 颜师古注引 张揖曰:“解廌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於朝廷,主触不直者,可得而弄也。” 明 宋濂《送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在物受之,则为解廌,为屈轶;在人受之,则为刚烈之士。”参见“獬豸”。
- 6 獬豸冠
- 獬豸冠:小说《哑舍》中的古董
- 7 獬豸
-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