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足读音
马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马的足。 2.马的足力。 3.指破绽。
引证解释
⒈ 马的足。
引《新唐书·归登传》:“登性温恕,家僮为马所踶,笞折马足, 登知,不加责。”
《宋史·韩世忠传》:“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
⒉ 马的足力。
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汉张衡《东都赋》:“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⒊ 指破绽。
引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汉寻根究底的结果,会把昨晚深夜归家的马足露了出来,惹得老汉的又一顿训斥。”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马足相关词语
- 1 马封
- 马封是汉语词汇,读音mǎfēng,指旧时交由驿站寄递紧要文书的封套。
- 2 马韩
- 马韩(前100-300年)是位于古代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忠清·全罗两道)的部落联盟,后被来自高句丽的扶余人征服。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下迁徙到马韩,于首尔地区建都慰礼城,创百济国,蚕灭马韩,马韩人沦为社会的被统治居民,并且双方语言不通。在扶余人南下之前,箕子朝鲜末代王箕准因被自己收容的燕国人卫满所推翻,于是带领余部转而征服了半岛南部的三韩,以“辰王”自称并宣布对整个三韩拥有主权,将三韩整合为一个国家辰国,其统治阶级由箕子朝鲜南迁的遗民以及与之文化相近的辰韩人、弁韩人(都是秦朝移民)组成。箕准死后,没有男性后代,三韩人又各自推使己国人为王,半岛南部于是重新分离。经考古发现表明,马韩是三韩中领地最广阔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整个汉江流域和今南韩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罗道,全盛时期包括了庆尚道,但后来中国移民迁来,马韩首领将庆尚道割与中国移民居住,因而使建立了弁韩和辰韩。因为马韩文明程度不及中国移民组成的辰韩和弁韩,尚属于部落国家,结构松散,因此迅速被扶余人殖民。以后,辰韩则与弁韩组成新罗国,同百济、高句丽进行了持续数百年的军事对抗。
- 3 马鲛
- 马鲛鱼的省称。
- 4 马安
- 马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北郊,,距市区伍家岭19公里,是长株潭的北大门,是长沙通往汨罗的咽喉之地,与汨罗市交界,是长沙望城河东文化的中心,槐树脚在其境内,受辖于素有“河东明珠”之称的桥驿镇。
- 5 马军
- 马军(1962年7月- ),男,1962年7月出生。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6 马嚼
- 马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ǎ jiáo,是指勒马的嚼子。
- 7 马豆
- 马豆亦称“ 马沙 ”。籽粒形大的豆,如蚕豆之类,喂马用的豆料。云实的别名。现在常见为:拟声英文发音“模特”。
- 8 马塍
- 马塍读作mǎ chéng,释义为合欢的别名,地名。出自《佩文韵府·平蒸》,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 9 马蟥
- 马蟥释名 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鳖。气味 咸、苦、平、有毒。主治产后血晕、跌打损伤、坠跌内伤、红白毒肿。
- 10 马赵
- 三国时蜀国大将马超﹑赵云的并称。
- 11 马席
- 马席,是汉语词语,拼音是mǎ xí,释义为以马鞯为席,与人坐,是怠慢轻贱之举。
- 12 马溜
- 马骝是一种化学药剂,是牛仔洗水时经常会用到的高锰酸钾(PP spray)。牛仔经过洗水,喷马骝的那部分就会褪色。
- 13 马床
- 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庄子·马蹄》“编之以皁栈” 唐 成玄英 疏:“栈,编木为椗,安马脚下,以去其湿,所谓马牀也。”
- 14 马桩
- 《六部成语注解·兵部》:“棚桩银:马棚内钉立马桩所用之项也。”《解放日报》1946.5.26:“便赖伙计偷东西,绑在马桩上打一顿之后,又送进水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