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读音
纪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纪律
(1)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英
(2) 纲纪法规
英
引证解释
⒈ 纪纲;法度。
引《左传·桓公二年》:“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公在庙堂,总持纪律,一用公直,两忘猜昵。”
⒉ 规矩;规律。
引汉徐干《中论·历数》:“昔者圣王之造历数也,察纪律之行,观运机之动。”
宋邵雍《和赵充道秘丞见赠诗》:“殊无纪律诗千首,富有云山酒一瓢。”
《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若似花子虚终日落魄飘风,谩无纪律,而欲其内人不生他意,岂可得乎?”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三十六忠庙题词》:“庙廷立明初二碑,其文宂长无纪律。然叙鄱湖之战,视他书较详。”
⒊ 指军纪。
引宋苏轼《王仲仪真赞》:“转运使摄帅事,与副总管议不合,军无纪律。”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只因武备久弛,军无纪律。”
清戴名世《史论》:“观良将之用众也,纪律必严,赏罚必信。”
⒋ 机关、团体、政党等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要求其成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
国语词典
纲纪规章。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纪律 (基础含义)
纪律造句
- 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纪律。
- 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 干部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泄露国家机密。
- 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心里感到非常惭愧。
- 违反纪律的同学应该受到批评。
- 严明的纪律是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校长点名批评了不守纪律的同学。
- 张明和李响上课时打仗,不仅破坏了课堂纪律,也败坏了班级的荣誉。
- 王老师正正颜厉色地宣布考试纪律。
- 对这次集体行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纪律相关词语
- 1 纪事
- 1.记叙事实。纪,通“ 记 ”。2.文体名。3. 纪,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 2 纪纲
- 做为词语有网罟的纲绳、法度等意思。
- 3 纪行
- 指记载旅游路上的所见所闻的文字(多用于标题)。
- 4 纪传体
-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 5 纪念日
- 纪念日一般是指某个国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伟人、先烈等特定的节日,常会开展相关活动。或者是朋友、夫妻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之间所发生重要事情的日子,通常会将此作为彼此之间的需要纪念的日子,同时也是彼此之间关系维系的关键日子。
- 6 纪念馆
-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纪念馆标准英文名为Memorial Hall。
- 7 纪念册
- 纪念册是为了纪念特殊事件,而将此事各类信息统筹装订在一起,并且图文并茂地展示当时状况的画册。而且纪念册是是岁月的写真,记忆的回顾,也是情感的酝酿天地。伴随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传统事务的记载也越来越丰富,各式纪念册五花八门。
- 8 纪群交
- 纪群交(纪羣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jì qún jiāo,注音:ㄐㄧˋ ㄑㄩㄣˊ ㄐㄧㄠ,是指累世之交。
- 9 纪略
- (3)犹纪要。清代马建忠 《巴黎覆友人书》:“第二场试交涉之学,凡三题:一公法新论;一交涉纪略;一或舆图或商务各一条。”
- 10 纪录
- “纪录”一般只做名词用,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如世界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钻石独播剧场收视纪录等纪录。
- 11 纪极
- 有1:终极;限度,2、引申为穷尽的意思。
- 12 纪委
- 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简称。
- 13 纪要
- 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会议概况。二是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
- 14 纪念
- 纪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ì niàn,形容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例如,“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中,纪念是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