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城读音
干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城
(1) 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捍卫或捍卫者。
引《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韩非子·八说》:“干城距衝,不若堙穴伏櫜。”
唐独孤及《为独孤中丞天长节进镜表》:“位至剖竹,任兼干城。”
明陈廷曾《挽前指挥卓焕妻殉节钱宜人》诗:“男儿有志死干城,妇人守节投江滸。”
章炳麟《论学会大有益于黄人亟宜保护》:“凡所以取其长技,以为我爪牙干城之用者,将以卫吾一统之教也。”
孙中山《大亚细亚主义》:“究竟是做西方霸道的鹰犬,或是做东方王道的干城,就在你们日本国民去详审慎择。”
国语词典
指能御敌而尽保卫责任的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干城 (汉语词汇)
干城造句
-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 此时秦国进军赵国,赵国无干城之将,屡屡败退。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
- 日本人究竟要作欧洲霸道文化的鹰犬,还是要作东方王道文化的干城,希望聪明的日本人要慎重选择,勿自误误人。
- 王者,无天乃土,无地乃干,无民乃工,有天子乃得已其之封土,存地邑方为国之干城,安民众才不枉劳其工。
- 大司马得胜归来,真不愧是我大贲国之干城!
- 诸位请起,大家都是封疆大吏,国之干城。
- 熊廷弼国之干城,因其出身楚党而非东林一脉,立下盖世之功未获封赏,反在东林的筹谋下身死功灭!
- 这两年,太康国与北方的大国九楚持续交恶,所以作为国之干城的熔阳郡公赵士信,就被赋予了带精兵五千镇守两国边境执行“你动我试试”。
- 我国民曷亦深思,天下之子孰若天子之贵,降其九五之尊,下列干城之选。
干城相关词语
- 1 干将莫邪
- 干将莫邪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ān jiàng mò yé,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 2 干湿球温度表
- 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一对并列安置的温度表。干湿球温度表是同时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一对规格相同,装置在小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一支用来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表”;另一支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球部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称“湿球温度表”。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 3 干血痨
- 指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经闭不行所致经闭不行、骨蒸潮热、身体蠃瘦等一系列虚损病症者,为中医病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内容为“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本病属于虚劳病的特殊证候。
- 4 干坼
- 干坼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ān chè,意思是干裂。
- 5 干羽
- 释义为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德教化。
- 6 干父之蛊
- 干父之蛊,读音gàn fù zhī gǔ,汉语成语,儿子能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之业。亦省作“ 干蛊 ”。典出《周易》卷三《蛊卦》。
- 7 干涩
- 8 干越
- 干越古代百越地区中扬越的一支,活动于江西,今鄱阳湖滨的余干县一带。有学者认为史书上的“干越”是“于越”的误写。以 吴 言‘句’者,夷语之发声,犹言‘於越’耳。於越—于越—干越。
- 9 干部四化
- 干部四化是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简称。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关于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针问题的提法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要有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现在特别要注意从40岁左右的人中间选拔”干部。同年8月18日,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干部四化”的新方针。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这个新方针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中,为我国干部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10 干哕
- 干哕:要吐又吐不出来。胃靠上一部分恶心,难受。
- 11 干劲
- 干劲,指做事的积极性。如:没有一点干劲。
- 12 干支
- (1) 天干和地支的合称。以十干和十二支循环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叫做“六十花甲子”。古代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现今农历的年,仍用干支表示 例 你知道干支吗? 英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 13 干擾
- 干扰,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扰乱;打扰。
- 14 干戚
- 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山海经·海外西经》:炎帝败于阪泉,近臣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刑天不甘心失败,手执利斧和盾牌,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亲自披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不敌,被黄帝斩下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再次站起,以两个乳头作眼睛,肚脐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战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