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读音
芣苢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芣苢
(1) 草名,即车前草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芣苡”。 草名。即车前。
引《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郑玄笺:“芣苢,马舃。马舃,车前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当道、芣苡、马舄。”
⒉ 《诗·周南》篇名。 《韩诗》以为《芣苢》“伤夫有恶疾也”。古人歌之以表达对患恶疾者之同情。
引《文选·刘孝标<辩命论>》:“颜回败其丛兰, 冉耕歌其《芣苢》。”
李善注:“《家语》曰:冉耕,鲁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有恶疾。 《韩诗》曰:‘《采苢》,伤夫有恶疾也。’”
⒊ 《诗·周南》篇名。芣苢多子,古人歌之以示庆贺生子之意。
引胡熊锷《生女慰内》诗:“霜林未合歌《芣苢》,秋实徒增慨《黍离》。”
国语词典
车前的别名。参见「车前」条。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芣苢相关词语
- 1 芣苡
- 《芣苡》是古代中国妇女集体采摘野生植物时合唱的歌,再现了她们采集劳作的过程。首章写开始采;第二章写采的方式;第三章写满载而归。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便把她们采摘芣苡时的连续动作以及由少积多的情况描写出来了。同时从轻快的节奏中,也表现出采集者劳动的欢乐。清代方玉润说得好: “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 2 芘芣
- 芘芣,(音pífú),又名荆葵、锦葵、荍(音qiáo)。草本植物,株高6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肾形,叶脉掌状。 花簇生于叶腋,花冠紫红色,亦有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