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读音
外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
外部的屏藩。
外国;藩属。
引证解释
⒈ 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
引《晋书·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
《宋史·孝宗纪赞》:“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苦帝。”
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邱侍郎献谀》:“邱竟以外藩再斥,盖两番贡諛,皆不得厚偿。”
⒉ 外部的屏藩。
引《三国志·魏志·陈矫传》:“矫説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谋, 徐方永安。’”
⒊ 外国;藩属。
引清程恩泽《粤东杂感》诗:“外藩吉利最雄猜,坐卧高楼互市开。”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国语词典
属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外藩
外藩相关词语
- 1 外动字
-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正名》:“凡动字之行发而止乎外者,曰外动字,省曰外动。”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实字》:“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
- 2 外嬖
- 外嬖,读音是wài bì,汉语词语,指宫禁外的宠臣(包括男宠)。出自《左传》。
- 3 外差
- 〖heterodyne〗把一个无线电频率同另一不同的频率合在一起以便产生差拍。
- 4 外邪
- 外邪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 5 外籀
- 外籀是“演绎法”或“演绎推理”的旧译。中国严复在其所译《穆勒名学》一书中最早用以译称演绎法或演绎推理。“籀”原意为抽取,严复推广其义,释为“与推证一言异名而同实”,即释“籀”为“推证“(推理、推论)。并将“自其偶然而推其常然者”,亦即由个别而推至一般的归纳推理译为“内籀”(有时亦译为“内导”);“即其常然而证其偶然者”,亦即由一般而推出个别的演绎推理译为“外籀”(有时亦译为“外导”)。并把他用以译称三段论的联珠称为外籀联珠。在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中,没有用过“演绎”这个译语,而译为“外籀”、“外籀之术”或“外籀联珠”。
- 6 外转
- 外转是指集中审单关员将报关单电子数据转至现场海关验估岗位审核,待验估岗位按要求验估后,再将电子报关数据转回集中审单岗位的一种操作方法。外转的转岗位代码是以“A”为首的四位字符,当报关员接到“与现场联系”或“找A***”的提示信息时,应打印报关单样单并带齐有关单证到现场海关验估岗位办理手续。
- 7 外宇
- 亦作“外寓”。犹外域,外方。
- 8 外痔
-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
- 9 外物
- 基本含义: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2、超脱于物欲之外。3、外界的人或事物。
- 10 外侮
- 外侮是汉语词汇,拼音wài wǔ,出处《论辛亥革命》。
- 11 外星人
- (1) 假想中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的高等动物。也比喻完全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 英 the people in other celestial bodies—no knowledge about social status;extraterrestrial being(ET)
- 12 外刑
- 外刑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ài xíng,出自《庄子·列御寇》。
- 13 外婚
- 指姻戚。《逸周书·大武》:“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
- 14 外寄生
- 一种生物寄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摄取宿主养分以维持生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