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读音
校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核实考察。 2.唐代官名。属吏部,主管考核官员功过。
引证解释
⒈ 核实考察。
引《隋书·王劭传》:“校考众事,太平主出於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
⒉ 唐代官名。属吏部,主管考核官员功过。
引《新唐书·百官志一》:“贞观初,岁定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其后屡置监考、校考、知考使。”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校考
校考相关词语
- 1 校练
- 犹考核。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 桓虞 ﹞稍迁 南阳 太守,表贤黜恶,校练名实,豪吏无所容其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傅嘏 王粲 ,校练名理。”《北史·袁翻传》:“商量士马,校练粮仗,部分见定,处置得所。“
- 2 校辑
- 校辑,读音为xiào jí,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校录辑补。
- 3 校稿
- 校稿,读作jiào gǎo,汉字词语,指复印前供校对用的样稿,出自于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
- 4 校度
- 校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xiào dù,释义为考察衡量。
- 5 校短量长
- 校短量长 (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 6 校次
- 校次是校对的次数。整个校对过程一般有初校、二校、三校和核红(校红)四个校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原稿的性质,版面改动的情况以及质量要求程度,可以适当增加校次。初校是依照原稿在校样上逐字逐句地校对,把文字、符号和图表上的错误基本消除。二校也需对照原稿逐字逐句地进行校对,除改正初校漏改的错误外,还要检查版式,注意前后词语用法和规格的统一。三校为通体校对的最后一次,侧重在文字和版式上补初校、二校的不足,并对书刊报纸的各个组成部分做通体检查,防止缺漏。付型样如有改动,还要核红一次。
- 7 校事
- 俞正燮《癸巳存稿·校事》:“魏吴有校事官,似北魏之侯官,明之厂卫……或谓之典校,或谓之校曹,或谓之校郎,或谓之校官”。
- 8 校书部
- 汉语词汇,指古代指国家校理藏书之所。
- 9 校棊
- 《南史·到溉传》:“ 溉 弈棊入第六品,常与 朱异 、 韦黯 於御坐前校棊比势,复局不差一道。”
- 10 校武
- 校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ao wǔ,是指考较武艺。
- 11 校系
- 唐 段成式 《剑侠传·田膨郎》:“圣旨严切,校系者渐多。” 汉
- 12 校医
- 从小受于父母的影响,对救死扶伤的医生充满了敬意,并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校医。他可以医病,但能医治那一颗颗青春的心吗?
- 13 校刊
- 校刊是由学校出版的阅读刊物,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环,通常为每学年或每学期发行一期。依出版时间不同,又可分为季刊、月刊、周刊、日刊等,而依出版式样不同,又可称做校报。名称上不一定称做校刊二字,可为其他自行命名的称呼,校刊为一种统称。校刊的编辑群多为学生组成,一般而言是由学校的学生会所主持,部分学校亦有独立出来的社团专门执行校刊编辑事宜,如校刊社。
- 14 校历
- 校历是学校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编制的日历,是学校一年内工作和学习的日程安排,用来规划学校的一年整体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