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读音
承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接受教令。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引证解释
⒈ 接受教令。
引《孟子·梁惠王上》:“寡人愿安承教。”
赵岐注:“愿安意承受孟子之教令。”
《战国策·赵策二》:“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史记·乐毅列传》:“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
⒉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引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所论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御史起身相谢道:‘承教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髻》:“今已同里,旦晚可以承教。”
国语词典
接受教诲。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承教
承教造句
- 王仁东还专门写了“与张佩纶绝交书”,谓“某谬附故交,又复长承教益,故敢以古谊责备贤者,如谓所见大谬,即以此纸为绝交书可也”。
- 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属于传承教育范畴,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面临着从理念到实践模式、管理体制向创造教育转化的艰巨任务。
- 得龟山先生前来,尚有何言?我等自然奉命承教,不敢有违圣命!
- 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并称为百世之师,令人感叹的是师承先贤、亲承教化没有机会,实在是有原因的。
- 自己只须奉令承教,敷衍搪塞,便不愁得不到格外的宠幸。
- 文章不长,只两页半,写承教的琐忆,写溥老师论诗论字论画的琐言,很零碎也很深邃,字字暗含做人做事做文章的道理,读一遍,细想一遍,领会一遍。
承教相关词语
- 1 承蜩
- 郭庆藩集释:“承,读为拯。拯,谓引取之也。”
- 2 承旨
- 晋 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 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 3 承泽
- 承泽(承泽)
- 4 承继
- 承继,拼音chéng jì,出自《孟子·万章上》。
- 5 承奉
- 释义:(1).承命奉行。(2).奉承讨好
- 6 承祧
- 承祧,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
- 7 承恩
- 出自唐 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 8 承局
- 承局,宋禁军各指挥(营)低级统兵官。
- 9 承影
- 剑名,为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排第十,铸于商朝,后来为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
- 10 承欢膝下
- 承欢膝下,拼音是chéng huān xī xià,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指侍奉父母。
- 11 承想
- 承想(chéng xiǎng )出自 《红旗谱》,解释为料想。用于否定词后。
- 12 承权
- 3、承接的权利。相关词语如遗产的继承权、作品的合作著承权,等等。
- 13 承浆
- 别称下唇、天池、鬼市、悬浆,出《甲乙经》中。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在口轮匝肌和颏唇沟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的下颌及颏神经分支。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暴喑;癫狂。操作方法为斜刺0.3~0.5寸。
- 14 承兑
- 承兑,是指执票人在汇票到期之前,要求付款人在该汇票上作到期付款的记载。汇票特有的制度。付款人一般在汇票正面签名。发票人与付款人间是委托关系,发票人开了票不等于就必须付款。执票人为使汇票到期能得以支付,就必须将汇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只有当付款人签字承兑后,他才对汇票的付款负法律责任。在付款人承兑前,汇票的主债务人员是发票人,承兑后,付款人则成为主债务人,发票人和其他背书人则是从债务人,承兑时必须是执票人实际出示票据,称为提示。见票即付的汇票不需要提示承兑。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经提示承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