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介读音
纤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纤介
(1) 细微,细小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纤芥”。亦作“纎芥”。
⒉ 细微。
引《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 冯諼之计也。”
鲍彪注:“介,独也。独则不众,故为微细之词。一説喻草芥也。”
吴师道补正:“‘介’、‘芥’通。”
《易纬乾凿度》卷上:“善虽微细,必见吉端;恶虽纤芥,必有悔吝。”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举罪纠奸,纤介必闻。”
唐李德裕《赐回鹘书意》:“朕想可汗公主以久修邻好,累降嘉姻,望我国家,如归亲戚,朕每宏容纳之意,固无纤芥之嫌。”
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人谓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
⒊ 指细小的嫌隙。
引《汉书·元后传》:“定陶共王来朝,太后与上承先帝意,遇共王甚厚,赏赐十倍於它王,不以往事为纤介。”
颜师古注:“往事,谓先帝时欲以代太子也。言无纤介之嫌怒。”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元年》:“今大王安不虑危,宴乐过度,一失也。宗室骨肉,当无纤介,今则不然,二失也。”
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行》:“将相有纤芥,中外为危慄。”
国语词典
小草。比喻非常微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天下知臣被恩见哀,重巍巍也。进退于国为厚,万无纤介之议。」也作「孅介」、「纤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纤介
纤介造句
- 视己出若妾媵所出,拊育惟一族党,无纤介薄厚之议,授室以来,袖手旁观,每谓家政直差易耳。
- 光纤网络可以使用高密度波分多任务,不同的信息讯号以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介质中传送。
- 吴主使中书郎吕壹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因此渐作威福,深文巧诋,排陷无辜,毁短大臣,纤介必闻。
- 沈璞奉时无纤介之失,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而沈深守静,不求名誉,甚佳。
- 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
纤介相关词语
- 1 纤云
- 纤云,读音xiān yún,汉语词语,释义为微云;轻云。
- 2 纤华
- 《旧唐书 文宗纪下》:“况朕不珠宝玉,不御~~。”
- 3 纤玉
- 纤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ān yù,是喻美女之手。
- 4 纤月
- 纤月,读音xiān yuè,汉语词汇。指的是未弦之月,月牙。
- 5 纤凝
- 犹纤云。凝,指云气凝聚。 明·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 6 纤瑕
- 出自《文心雕龙·史传》。
- 7 纤芥
- 组合成语:纤芥之疾,纤芥之失
- 8 纤疏
- 亦作“纤疎”。细长而稀疏。 南朝 梁 沈约 《愍衰草赋》:“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瘠字累句,则纤疎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黕而篇闇;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
- 9 纤妍
- 纤妍xiān yán,汉语词语,形容纤细美好。起于《魏书·崔浩传》:“ 浩 纤妍洁白,如美妇人。” 元代有 马致远 写《青哥儿·七月》曲:“梧桐初雕金井,月纤妍人自娉婷。”
- 10 纤絺
- 纤絺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ānchī,指细葛布;细葛布衣。
- 11 纤悉无遗
- 纤悉无遗是成语,拼音xiān xī wú yí,释义为一点都没有遗漏。
- 12 纤婉
- 细长而美妙。 南朝·宋·鲍照 《舞鹤赋》:“引圆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
- 13 纤毫
- 释义:极其细微。
- 14 纤影
- 瘦影。 宋·穆修《灯》诗:“纤影乍欹还自立,冷花时结不成圆。”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丝丝的纤影,几番几次拂拭我的悲怀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