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械读音
兵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兵器。 2.借指战事。
引证解释
⒈ 兵器。
引《吕氏春秋·简选》:“简选精良,兵械銛利,令能将将之。”
晋潘尼《火赋》:“砥鍊兵械,整飭军容。”
清梅曾亮《送韩珠船序》:“天子独察其胡贾,行无远识含养……不以生喜怒,褻我兵械。”
⒉ 借指战事。
引《史记·律书》:“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司马贞索隐:“《易》称‘师出以律’,是於兵械尤重也。”
元吴莱《方景贤回闻吴中水涝甚戏效方子清侬言》诗:“自从唐季来, 吴越无兵械。”
国语词典
武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兵械
兵械造句
- 这批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精选而出的珍品种类齐全、工艺精湛,体现出俄罗斯皇家兵械、火器和甲胄装饰的高度艺术性。
- 棍是原始人类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
- 水师将士也搭好了浮桥,手执兵械,随时准备登陆支援林凤祥部在仪凤门的主攻任务。
- 正是这些常规兵械之外的、不被很多人在意和疏忽的“小玩意”,造成了大量的杀伤。
- 县令、县尉与主簿们,按照名册清点人数、兵械,又命人领着乡兵操练了几日,就算是演武了。
- 扇自古以来属于短兵械之一的奇门兵器,鲜少义士能运用自如。
- 又以弓箭手皆土人,习障塞蹊隧,晓羌语,耐塞苦,官未尝与兵械资粮,而每战辄使先拒贼,恐无以责死力,遂给以境内闲田。
- 接着,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将士屯驻于洛阳都亭,增修兵械,捍卫京师。
- 中国之民,大半服田力穑,虽复授以兵械,教之击刺,在教场之中,坐作进退,有似严整,必若使之与敌人相遇,填然鼓之,鸣镝始交,其奔北溃败,可以前料,决无疑也。
- 因为兵械是不祥的凶器,只能不得已时才用,恬淡不怒为上乘用兵的心境。
兵械相关词语
- 1 兵衅
- ◎ 兵衅 bīngxìn[conflict] 战争的争端挑起
- 2 兵舞
- 1.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执干戚等兵器。
- 3 兵在其颈
- 兵在其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zài qí jǐng,意思是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4 兵噪
- 汉 军队哗变。《明史·神宗纪一》:“ 郧阳 兵噪,巡抚都御史 李材 罢。”《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贝勒 阿敏 弃 永平 , 代善 使 朝鲜 ,不遵旨行事, 英亲王 以兵噪,皆取口供,今应用其例。”
- 5 兵质
- 《韩非子·存韩》:“均如贵臣之计,则 秦 必为天下兵质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顾广圻 曰:“质,如字,射的也
- 6 兵秩
- 供官员役使的“事力”(仆役)和俸禄。《北齐书·王琳传》:“ 孝昭 赐 琳 玺书,令镇 寿阳 ,其部下将帅悉听以行,乃除 琳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扬州 刺史,封 会稽郡公 ,又增兵秩,兼给铙吹。”按,据《隋书·百官志中》, 北齐 规定各级官僚“各给事力”,“给事力”亦作“给兵”,专供本官役使;“秩”则指俸禄。是以知此谓升官加禄之事。
- 7 兵众
- 兵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īng zhòng,解释为众兵,军队。
- 8 兵柄
- 兵柄是汉语词汇,释义为兵权、军权,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使用过。
- 9 兵不接刃
- 兵不接刃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bīng bù jiē rèn,意思是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10 兵不污刃
- 用 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 11 兵暴
- 兵暴,读音为bīng bà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士兵暴动。
- 12 兵戟
- 兵戟,读音是bīng jǐ ,汉语词语,指兵器。
- 13 兵未血刃
- 兵未血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īng wèi xuě rèn,意思是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14 兵堠
- 兵堠,读音为bīng hòu,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