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读音
十三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帖名。
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 ”。
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引证解释
⒈ 法帖名。 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⒉ 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
引清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行洋商俱来,即遣去。”
清黄遵宪《羊城感赋》诗:“独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护画楼居。”
⒊ 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国语词典
著名的小楷法帖。晋王献之书洛神赋残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共十三行,故称为「十三行」。据元赵孟?《松雪斋集》所载,墨迹有两本:一为晋时用麻笺所书,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贾似道再得四行,最后为赵孟?所得。一为唐人用硬黄纸所书,后有柳公权跋两行,世称为「柳跋十三行」。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十三行造句
- 十三行所谓得早市,在老街那边,每天五点就开了,有很多四乡客拿货赶回去开档。
- 而在各种广式点心之中,“鸡仔饼”就是由十三行商人伍秉鉴家族发明的。
- 已成为这个商人团队约定俗成的称谓,可以说,“十三行”。
- 同时,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十三行商人成为当时岭南文化投资的主要社会力量。
- 十三行中人,作为中国最早通夷语、知夷情的人,他们的身影,还出现在不平等条约的谈判者群体,出现在上海租界的倡导者群体之中。
- 看在十三行同气连枝的份上,我们特来劝一劝你。
- 他收十三行十万银子,不缴公也不入私,有观望风色伺机贪图的心,但终于入了广东藩库。
- 在十三行,广州周边来拿货得都被叫做四乡客。
- 那可是个大商埠,专门做外国人的生意,十三行,这些都是杨猛以前就知道一些的。
- 像这上头说的‘十三行’,他禁示的,他又在离任时请旨开禁,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当初既是,今日必非。
十三行相关词语
- 1 十钱主簿
- 十钱主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í qián zhǔ bù ,意思是后魏 宗室 拓跋庆智 的绰号。
- 2 十人馔
- 《南史•刘穆之传》:“﹝穆之﹞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未尝独餐。”本指招待十个客人的饭食,后用以指主人待客的丰盛酒宴。
- 3 十三调
- 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调、双调十三个宫调。其中有九个宫调为戏曲常用。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九宫十三调,南曲之门户也。”
- 4 十六院
- 十六院是一个词语,拼音shí liù yuàn ㄕㄧˊ ㄌㄧㄨˋ ㄧㄨㄢˋ,是指隋炀帝 于西苑所筑的十六宫院。
- 5 十六才子
- 古史相传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合称“十六才子”
- 6 十六國
-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 7 十过
- (1).指将领的十种过失。《六韬·龙韬》:“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 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 8 十科
- 【中医】十科,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
- 9 十辉
- 十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í huī,指太阳的十种不同的光气。
- 10 十骥
- 十骥是一个古词汇,指唐太宗 的十匹骏马。
- 11 十返
- 亦作“十返 ”。谓反复或往返多次。十种反常现象。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 12 十八省
- 即内地十八省,是一个历史上曾使用一个名词,指清朝将原来的明朝统治区的十五个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广分为湖南、湖北,南直隶(先改名为江南)分为安徽、江苏,从陕西中分出甘肃,所设置的18个省份。
- 13 十势
- 十势是一个词语,拼音shí shì ㄕㄧˊ ㄕㄧˋ,五代 齐己 认为诗有十种表现手法,谓之“十势”。
- 14 十体
- 《书断》卷上列古文、大篆、籀(zhòu)文、小篆、八分(隶书一体,又名分隶、分书)、隶书、章草(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的草书)、行书、飞白、草书为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