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丝读音
色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絶;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因以"色丝"指绝妙好辞,犹言妙文。
引证解释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 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引魏武谓脩曰:‘解不?’…… 脩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
后因以“色丝”指绝妙好辞,犹言妙文。 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斋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宋曾巩《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明高启《感怀次蔡参军韵》:“年来只念江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色丝相关词语
- 1 色飞
- 色飞,汉语词汇,拼音为sè fēi,指神采飞扬等。
- 2 色宠
- 《汉书·外戚传赞》:“序自 汉 兴,终于 孝平 ,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馀人。” 汉
- 3 色长
- 色长,指宋 元 教坊司管理乐工的属官。
- 4 色额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自 江 淮 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 5 色如死灰
- 色如死灰,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è rú sǐ huī,比喻脸色惨白难看。
- 6 色类
- 种类;类别。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又有醏菜似慎火,苦菜似苣胡,芹浑提葱之属,并自 西域 而来,色类甚众。”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自十六时至是 元和 七年矣,有诗八百馀首,色类相从,共成十体,凡二十卷。”
- 7 色釉
-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黑釉则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红釉创烧于元代,种类很多,经明永乐、宣德的盛世后,明代后期迅速减少,近乎失传,到清康熙时期得以恢复与发展,从西方引入低温粉红釉品种。绿釉以铜做着色剂,属于铜绿釉。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正色黄釉为汝窑的高温黄釉。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时为低温蓝釉,至元代出现高温蓝釉。茄皮紫为高温颜色釉,根据其呈色的深浅,又有淡茄、深茄之别。青釉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
- 8 色诊
- 色诊是中医通过辨色来诊察病情的方法。色分明晦泽夭、色分浮沉聚散、色为上下内外。五色须分五运六气、五脏主色须分平病生死、察色须知动态进退、察色须能综合变通。
- 9 色数儿
- 即色子。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师父,这个不唤做骨头,这个唤做色数儿。”参见“ 色子
- 10 色觉
-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 n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
- 11 色光
- 色光 ( shade ) 染料检测术语。在染色深度一致的条件下,待测染料染色物的颜色与标准染料染色物的颜色的偏差程度。 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方面的差异。
- 12 色认
- 《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止记得你左腰间有个疮痕肿起,大如铜钱。只这个便是色认。
- 13 色容
- 《礼记·玉藻》:“言容詻詻,色容厉肃。
- 14 色役
- 色役是唐代徭役之一。色役南北朝时即已存在。唐各级官吏和官衙使用仆役,都由官府佥派人户担当,分别拨给。种类很多,有防閤、庶仆、亲事、帐内、执衣、仗身、白直、士力,门夫等名目。应役户也很复杂,除普通课丁外,中男、残疾、品官子弟、工匠等都服不同名目的色役。如品官子弟充当为王公以下,及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带勋官服役的亲事、帐内。中男或残废充当拨给仓库使用的门夫之类。起初,色役由应役户轮流应役,后来改纳实物或货币代役,名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