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翮读音
羽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鸟类羽毛的中轴没于皮肤的部分,内含空气。
引证解释
⒈ 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
引《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郑玄注:“翮,羽本。”
《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⒉ 指翅膀。
引南朝梁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杜甫《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⒊ 泛指鸟类。
引《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左思《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⒋ 比喻辅翼或辅佐者。
引《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⒌ 比喻力量。
引章炳麟《秦力山传》:“孙公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独先与游。”
⒍ 犹飞腾。
引宋苏泂《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⒎ 指翼星。
引《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国语词典
鸟类羽毛的中轴没于皮肤的部分,内含空气。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羽翮
羽翮造句
- 鸿鹄高飞兮一举千里,羽翮已成兮横绝四海。
- 古尘浮瘗,人亡族灭,羽翮已就,重生有芒。
- 当年丹灶传犹在,羽翮何由矗碧空。
-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 古尘浮瘗,人亡族灭,羽翮已就,重生有芒,慕墨说出你的心愿,我们可以帮你圆了它。
羽翮相关词语
- 1 羽客
- (1) 羽士 英 Taoist priest
- 2 羽翼已成
- 羽翼已成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ǔ yì yǐ chéng,意思是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巩固。
- 3 羽纱
- 织物名。疏细者称“羽纱”,厚密者称“羽缎”。清王士禛《香祖笔记》:“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逻诸国;康熙(公元1662—1722年)初,入贡止一二匹。
- 4 羽流
- 羽流,是流体力学专业用语,也指道士。羽流有四个要素:一、是含有动量的流体Flow 1;二、是不含动量的流体介质Flow 2;三、是Flow 1跟Flow 2在密度上差别不能太大,但同时二者还不能同质,以至于无法分清楚二者的边界;四、是F1不受F2之外的阻扰——也就是说Flow 1完全是在Flow 2之中流动。
- 5 羽裳
- 羽裳是汉语词汇,拼音yǔ cháng,出自《七述》、《绣襦记·闻信增悲》。
- 6 羽士
- (1) 旧指道士 英 Taoist priest
- 7 羽旄
- 出自《礼记·乐记》,
- 8 羽毛未丰
- 羽毛未丰,拼音为yǔ máo wèi fēng,汉语成语,指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 9 羽檄
-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在汉代的简册制度中,“官文书所用简长2尺,称之为‘檄’。”这里的“尺”是汉尺,相等于23.5厘米。“檄”多在上下级、平级之间互相通用。而传递军情一般都写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则表示万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 10 羽衣
- 羽衣,汉语词语,拼音为yǔ yī。释义有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道士的代称;轻盈的衣衫;指《霓裳羽衣曲》等。另指昆虫。也引申为道士的代称。
- 11 羽人
- 羽人,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与其他的仙人不同,有翅膀。《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称羽民。王充称“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体,更受(爱)异形。”张华说“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道教将道士称羽士。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因此与不死同义。
- 12 羽翎
- 羽翎,读音yǔ líng,汉语词语,解释为鸟翼。
- 13 羽毛丰满
- 【注释】 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 14 羽翔
- 羽翔金字牌匾两千年创建于济南。创始人羽翔(刘福海)先生为我国著名书法家,雕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