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治读音
饵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药饵治病。
引证解释
⒈ 以药饵治病。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喜导至家,饵治之,数日寻愈。”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饵治
饵治相关词语
- 1 饵药
- 《颜氏家训·养生》
- 2 饵诱
- 犹利诱。《魏书·薛安都传》:“ 怀吉 本不厉清节,及为 汾州 ,偏有聚纳之响。自以支庶,饵诱胜己,共为婚姻。”
- 3 饵钓
- 指钓鱼。《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 4 饵雷
- 饵雷,读音为ěr léi ,汉语词语,释义为隐蔽的爆炸装置,通常安装在外表无害的物体上。
- 5 饵膳
- 饮食。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鼎俎则麟胎凤卵,烝蕙燃蓂;饵膳则木蜜金膏,玉浆琼酒。”
- 6 饵术
- 饵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ěr shù,意思是服食苍术。传说久服可以成仙。
- 7 饵柏
- 犹饵松。 唐 芙蓉古丈夫 《吟》诗:“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参见“ 饵松 ”。
- 8 饵兵
- 指诱敌就范的小部队。《孙子·军争》:“饵兵勿食,归师勿遏。” 梅尧臣 注:“鱼贪饵而亡,兵贪饵而败。敌以兵来钓我,我不可从。”
- 9 饵糕
- 即餈糕。
- 10 饵烹
- 饵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ěr pēng ,是指烹食。
- 11 饵敌
- 释义:诱敌。
- 12 饵人
- 《新唐书·李轨传》
- 13 二十四治
- 东汉后期,道教二十四治逐渐形成规模,成为较为完整的教区组织系统。他们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借神灵保佑的托词,用道民命籍制度取代了朝廷的户籍制;用宗教道德作为教民的行为规范;用征收信米的方式取代了官府的税收,逐步使二十四治成为政教合一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教区倡导平抑物价,讲究诚信,兴办实业,开拓盐井,兴修水利,发展水陆交通,发展农业,解决教民的温饱问题,实际上行使着政权的作用。 道教的二十四治如下: 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神山太上治、离沅山治、庚除治、秦中治、昌利山治、真多治、棣上治、涌泉山神治、稠粳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云台山治、■口治、后城治、公幕治、平冈治、主薄山治、玉局治、北邙山治。 在此之外,还设有八品游治。分别为:峨嵋治、青城治、太华治、黄金治、兹母治、河逢治、平都治、青阳治。
- 14 对治
- 梵语pratipaks!a。原意为否定、遮遣。于佛教中,则指以道断除烦恼等。其中,‘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对治’。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欲断除‘修所断’之烦恼,有四种对治之道,可顺次配于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与胜进道等四道。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语族的一种语言,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和拉丁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仪轨而丝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它被认为是梵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