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读音
梵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梵呗。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3.犹梵语。亦泛指印度的语言。
引证解释
⒈ 梵呗。
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讚则号为梵音。”
唐宋之问《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明何景明《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清袁于令《西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看他疏写千张纸。”
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请大家拜佛。霎时鐃鈸叮当,梵音高唱。”
⒉ 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引《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徧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⒊ 犹梵语。亦泛指印度的语言。
引唐黄滔《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夫毗沙门,梵音, 唐言多闻也。”
五代齐己《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 唐音梵音相杂时。”
明王鏊《震泽长语·音韵》:“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我虽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见过他《从印度带去的使命》。”
国语词典
诵唱佛经的声音。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梵音 (佛教用语)
梵音造句
-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倒要看看他梵音寺能固若金汤到什么程度!
- 雷鸣般的喝声,在坊市之中浩浩荡荡的响彻而去,余音缭绕间,如梵音回荡般,令人心神震动。
- 贝梵音连忙站起来让座,冲了一杯茶,莞尔一笑,恭敬地递给李墨阳。
- 哼!就是你也会金身武技那又如何?我的铁骨金身乃是梵音宗三大金身武技之一!是玄门正宗的金身武技,岂是你那些旁门歪道的金身武技所能够比拟的?
- 院子边的蔷薇花虽然没有如此奢华,但那曲曲折折的藤蔓,那淡妆浓抹的花朵,就已足够诗意了;还有那“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的梵音如缕的香气,微风轻轻一吹,就溢满院落,溢满整栋房屋,真是让人一世流连。
- 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
- 他走进了佛国,触目所及,尽是佛教圣迹,行步所到,难离佛寺梵音。
- 不一会,梵音声起,草木皆悲,在暮光下,沉声念咒的陆压宝象庄严,让旁边也在念经的老和尚一时看呆了。
- 所谓潮音寺,寓意有观音菩萨庇护,潮水到来也只有化为梵音,消于无形。
- 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梵音相关词语
- 1 梵天
- 随着印度佛教的兴起,后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华人称之为四面佛,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
- 2 梵呗
- 著名的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佛诞节”唱诵的太子颂《释迦大赞》,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为 “鱼山梵呗传承日”,按原赞填词《东阿王赞》,既可赞叹创始人练习梵呗,又不亵渎佛法违背戒律,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内涵起着深远重大的意义!可谓功德无量!
- 3 梵語
- 现代梵语是从左至右书写的拼音文字,19世纪初由欧洲学者将天城体(Devanagari)发展成机械印刷的标准体,它的字母表由48个符号组成,其中34个是辅音,14个是元音或双元音。在18世纪后期,梵语已经被用拉丁字母转写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统是IAST(国际梵语转写字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标准化后的梵文,不仅可以方便地输入计算机系统,而且可以与多种语言互译,为语言学和宗教的研习提供了便利。
- 4 梵宇
- 佛寺。
- 5 梵心
- 汉语词语。谓清净之心。
- 6 梵哑铃
- 梵 : 梵 fàn 关于古代印度的:梵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 7 梵字
- 1.古印度文字。 2.指佛典。
- 8 梵贝
- 贝,螺壳。《文献通考·乐考十二》:“贝之为物,其大可容数升,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
- 9 梵王宫
- 《洛阳桥》又名《甩大辫》《叶含嫣》,戏剧大师田汉看了豫剧皇后陈素真此剧后改名《梵王宫》,早期豫剧的《洛阳桥》是以唱为主,后陈素真将此剧融入了诸多表演。蒲剧、秦腔,晋剧、北路梆子、河北梆子、川剧、滇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经整理改编,思想性、艺术性都有所提高,流传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 10 梵香
- 梵香,读音fàn xiāng,汉语词语,指敬佛所用之香。
- 11 梵经
- 《梵经》是印度古代哲学中吠檀多派的最早的经典。现存《梵经》由于有后人追加的成分,大致是五世纪初前后的产物。
- 12 梵刹
- 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在此是指竿,也就是挂经幡的柱子。僧人居住的地方,应当竖幡以告众人。后来泛指佛寺为梵刹。
- 13 梵婀玲
-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
- 14 梵文
- 现代梵语是从左至右书写的拼音文字,19世纪初由欧洲学者将天城体(Devanagari)发展成机械印刷的标准体,它的字母表由48个符号组成,其中34个是辅音,14个是元音或双元音。在18世纪后期,梵语已经被用拉丁字母转写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统是IAST(国际梵语转写字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标准化后的梵文,不仅可以方便地输入计算机系统,而且可以与多种语言互译,为语言学和宗教的研习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