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带读音
襦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衬里小袄的带子。
引证解释
⒈ 衬里小袄的带子。
引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石室》:“道人临别揖赠以粒丹曰:‘缓急幸用之。’ 陆亦异其人,寘丹襦带中。”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襦带
襦带相关词语
- 1 襦袴讴
- 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 2 襦帼
- 妇女的襦袄和首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赠金帛襦帼。并不受,唯取其妻牙梳一枚,题字记之。”
- 3 襦袄
- 《魏书·任城王云传》:“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参阅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六节。
- 4 襦缊
- 襦缊,拼音是rú wēn,注音是ㄖㄨˊ ㄨㄣ,释义是粗麻短袄。
- 5 襦袖
- 亦作“ 襦褏 ”。襦袄袖子。《新唐书·车服志》:“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襦袖不过一尺五寸。” 宋 无名氏 《鬼董》卷一:“ 刘氏 见 吴生 来,尽去襦褏,挺然立庭。”
- 6 襦袴謡
- 1.同"襦袴歌"。
- 7 襦褲讴
- 1.同'襦袴歌'。
- 8 散带衡门
- 解释: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衡门,简陋的门户。
- 9 桑枢韦带
- 桑枢韦带(桑枢韦带),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因以“桑枢韦带”形容贫家寒士。《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桑以为枢。” 汉 贾山 《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 南朝 梁 江淹 《狱中上建平王书》:“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之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庐布衣,桑枢韦带。”
- 10 闪带
- 1.闪色的衣带。
- 11 被山带河
- 被山带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pī shān dài hé,解释是背靠着山,四周环绕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 12 衫带
- 宋代皇帝上朝时所穿的衫袍和腰巾所系的玉装红束带。
- 13 襦袍
- 衬里袍子。 元 戴表元 《南山下行》:“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着长襦袍。” 元 戴表元 《赠赵子实》诗:“幅巾大带长襦袍,韦箧锦囊鲜彩毫。”
- 14 襦衣
- 襦衣,读音rú yī,汉语词汇,释义为短衣;短袄。亦泛指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