觇国读音
觇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观察国情。 2.谓窥伺帝位。
引证解释
⒈ 观察国情。
引《礼记·檀弓下》:“孔子闻之曰:‘善哉!覘国乎?’”
康有为《官制原理篇》:“古者只有聘问,只有主客之司,而今则竞争更炽,小则通商争利,大则覘国思啟,更为重大之司矣。”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一》:“覘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製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
⒉ 谓窥伺帝位。
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当是时,上密报鲁公,则已有覘国之意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觇国
觇国相关词语
- 1 觇察
- 宋 欧阳修 《论元昊来人不可令朝臣管伴札子》:“大凡兵交之使,来入大国,必须窥伺将相勇怯,觇察国家强弱。”
- 2 觇探
- 释义:是指窥察探听。
- 3 觇伺
- 窥察侦伺。《陈书·萧摩诃传》:“ 明彻 遣人觇伺,知 胡 在阵,乃自酌酒以饮 摩诃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绿翘》:“﹝街卒﹞闻此,遽至观门觇伺,见偶语者,乃讶不覩 绿翘 之出入。”《明史·开济传》:“ 济 奏事时,置奏札怀中,或隐而不言,觇伺上意,务为两端,奸狡莫测。”
- 4 觇逻
- 视察巡逻。《辽史·兵卫志上》:“三道将领各一人,率拦子马各万骑,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觇逻。”
- 5 觇睹
- 近音词:躔度 忏度
- 6 觇标
- 觇标是指设置在三角点或精密导线点上供观测使用的标架。用木材、钢材或其他材料制成,呈三角锥形或四角锥形,高度自数米到数十米。觇标照准部分的中心位于三角点或导线点的铅垂线上,供他处进行照准观测。高的觇标一般都设有仪器观测台,以便观测其他目标。
- 7 倡国
- 倡国(倡国)
- 8 超级大国
- 冷战结束后形成了美国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的双霸权体系,中国要想在潜在超级大国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应对金融和军事两方面的挑战,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9 城郭国
- 古时谓 西域 筑城定居的国家。《后汉书·班超传》:“乃命将帅击右地,破 白山 ,临 蒲关 ,取 车师 ,城郭诸国震慴响应。” 宋 程大昌 《北边备对·北狄无城郭》:“ 汉 叙 西域 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则其筑城有守者也,行国则不立城郭而以马上为国者也。”
- 10 侈国
- (2).大国。 汉刘向 《说苑·反质》:“ 尧释天下, 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脩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 11 赤土国
- 赤土国地处东南亚交通的咽喉地带,东晋著名高僧法显曾前往印度求法,回国时,曾搭载商船在此地停留了半年才回国,赤土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文明程度高。
- 12 筹国
- 计谋国家的大事。 明 文徵明 《五言绝句》之三:“筹国诸公在,吾何耻圣明。” 清 恽敬 《上座主戴莲士先生书》:“为侍郎之日,有渊然筹国之言。”
- 13 觇视
- 亦作“ 觇眎 ”。窥视,探看。
- 14 觇觑
- 觇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ān qù,是指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