稊米读音
稊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小米。比喻其小。
引证解释
⒈ 小米。比喻其小。
引《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宋曾巩《分宁县云峰院记》:“其间利害不能以稊米。”
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章炳麟《五无论》:“夫于恒沙世界之中而有地球,无过太仓之有稊米。”
国语词典
小米。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稊米
稊米相关词语
- 1 稊秕
- 稊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败草粗秕。
- 2 稊气钱
- 1.私下零星积攒的私房钱。
- 3 稊田
- 谓贫瘠的田地;薄田。
- 4 粜米
- 是把米卖出的意思。
- 5 贴米
- 贴米,读作tiē mǐ,汉语词语,是指因米的成色差而以米贴补。
- 6 筒米
- 1.亦称"筒米"。亦称"筒饭"。 2.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
- 7 酴米
- 酴米,读音为tú mǐ ㄊㄨˊ ㄇㄧ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米饭做的酒曲。
- 8 晚米
- 晚米,读音为wǎn mǐ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霜降节后成熟的稻米。
- 9 晩米
- 霜降节后成熟的稻米。
- 10 菵米
- 菵米,中药名。为禾本科菵草属植物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的种子。植物菵草,分布于我国东北,经华北、华东以至西北、西南诸地。具有益气健胃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食滞胃肠,身体乏力。
- 11 五斗米道
-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东汉顺帝(公元125—144)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主要在农民中传播。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初入道者名为“鬼卒”,骨干称“祭酒”,以“治”为传教单位。传说汉安二年(公元143)已发展为二十四治,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四川境内。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相传还信奉《太平经》、《正一经》和《五斗经》等。张道陵死后,传子衡;张衡死后,传子鲁。东汉末,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近30年,建安二十年(215)降于曹操。西晋后,五斗米道开始分化,一部分在士大夫中传播,一部分流传于农民中。南北朝时,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423—451在位)的支持下,“革新”天师道,创立了以礼拜修炼为主要形式的新天师道,为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吸收佛教思想和仪式,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为南天师道。唐宋两代,南北天师道同上清、净明、灵宝各派并行于世,并逐渐合流,到元代都归并于正一道,又称正一派。
- 12 淅米
- 淅米出自《仪礼·士丧礼》
- 13 稊稗
- 一种形似谷的草。
- 14 桃花米
- 桃花米属带粳性的籼型稻米,品质精良,色泽白中显青,晶莹发亮。米粒形状细长,腹白小。煮出的饭粘度适度,胀性强,油性适度,米不断腰,具有绢丝光泽,香气横溢,吃起来滋润芳香,富有糯性。 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