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问读音
拿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拘捕审问:革职~。
引证解释
⒈ 捉拿审问。
引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是南京国子监上官,遂不拿问。”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荀大夫因贪赃拿问了,就是这三四日的事。”
王统照《银龙集·刀柄》:“临时脱逃,连当初入队时的保人还得拿问。”
国语词典
拘捕审问。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拿问
拿问造句
- 惟叶志超、卫汝贵均系革职拿问之人,藏匿天津,以督署为逋逃薮,人言啧啧,恐非无因。
- 如果李夫子强行阻扰,就是违反大唐律例,依律可由官府拿问。
- 回四爷,自从平邑出事,兖州镇守使刘希尧撤差拿问,下头就一文饷银没发。
- 接着,又有人揭发山东巡抚准泰在追究伪奏稿一事时有失职和拖延,旋即被乾隆皇帝革职拿问,调河南巡抚鄂容安接替其职。
- 文宗震怒,下旨把直隶提督张殿先、天津镇总兵达年、大沽协副将德奎,革职拿问。
- 殿,欲将吾女选立宫妃;彼时被吾当面谏诤,不意昏君大怒,将我拿问忤旨之罪。
- 派人到长沙,将冯德馨立即革职拿问!就是因为有像他这样的地方大员,只知颟顸守旧,因循苟且,才让李沅发之流一再逍遥法外。
- 警耗传至京师,朝旨把死事诸臣,一一抚恤,独将何桂清革职拿问,另简大臣为江督。
- 贝勒初到杭时,以地方乏官,即委生员顾明彪杭州知府,侵匿潞藩迎犒银八百两,杭州府推官魏绍庄搜索当店,擅拿良民,已经臣革职拿问。
- 席间,郑大拿问王小强愿不愿意到他的厂里做事,并保证说是坐办公室,断不会让他干粗活。
拿问相关词语
- 1 拿把
- 拿把,读音ná bǎ,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东北方言“要挟;故意作难”的意思。
- 2 拿刀动杖
- 【示例】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 3 拿捉
- 拿捉拼音是ná zhuō,注音是ㄣㄚˊ ㄓㄨㄛ,释义是捉拿。
- 4 拿准
- 谓十分有把握。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假饶你手段欺 韩信 ,舌辩赛 苏秦 ,到底个功名由命不由人,也未必能拿准。”
- 5 拿跟
- 拿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á gēn,是方言。犹被。
- 6 拿大草
- 拿大草,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方言。割草。
- 7 拿腰
- 拿腰,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弯腰。
- 8 拿给
- 方言。犹被。 艾芜 《山野》第一部一:“只离村十多里远的一个小院子……竟拿给敌人通通烧光。” 艾芜 《山野》第一部十四:“该拿给老虎吃的人,不论你走中间,它都会衔你去的。”
- 9 拿得起放得下
- 2.有胜任某事的能力。
- 10 拿破仑法典
- 《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 Code) ,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Civil Code)。
- 11 拿定主意
- 拿定主意,拼音是ná dìng zhǔ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 12 拿印把子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0回拿印把子,词语,是指做官掌有实权。
- 13 拿老
- 拿老,是一个汉语词汇,摆老资格。《儒林外史》。
- 14 拿解
- 逮捕解送。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山东 真定 巡抚﹞皆抚驭无方,皆差官校拿解赴京。”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渔埠编保》:“查出真盗报官,或即行拿解。”《林伯渠日记·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七日》:“业去电 唐参谋长 圭良 ,查明拿解中央,听候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