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异曲读音
同工异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工异曲
(1) 本言乐调虽异而工妙则同。后比喻诗文的功底同样精深,而意趣却迥异。亦指文章主题相同,而事迹各异
英
引证解释
⒈ 曲调虽异,演奏得却同样精妙。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做法虽不同而效果却一样。
引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朱德熙《<汉语语法丛书>序》:“这两部著作几乎是同时出版的,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例如:他的解题方法独特而新颖,与老师所述的方法有同工异曲之妙。
国语词典
曲调虽然不同,但却演奏得同样精彩。比喻形式方法虽异,功效却相同。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刘宾客》:「山谷云:『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现多比喻形式方法虽异,功效却相同。也作「同工异调」、「异曲同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同工异曲
同工异曲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异曲同工
同工异曲造句
- 实际上,讨好美女与拉广告有着同工异曲之美妙,永不放弃的精神加甜言蜜语,是制胜的两大法宝。
- 此老帅之语,与开篇诗可谓同工异曲。
- 富力进入北京把南中国的热风吹到了北京,在这方面它与珠江是同工异曲,珠江是一个盘一个盘地走进来的,走得很扎实,富力是横空出世,一股旋风。
- 当然,黄天岗的脸色与张怡然有着同工异曲之妙,脸皮紧紧的,眼角也一跳一跳的。
- 这两幅绘画作品并不相同,但是有同工异曲之妙。
- 这两部小说虽取材不同,但同工异曲,效果一样好。
- 笑的是,没想到自己六岁时使剑时悟出的人欲驭剑必先让剑驭自己的道理竟与这宗武剑术的剑法同工异曲。
同工异曲相关词语
- 1 同仇敌慨
- 同仇敌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chóu dí kǎi,意思是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打击敌人。
- 2 同类
- 同类是汉语词汇,拼音tóng leì,指同一种类 ;同一类人。出自唐·韩愈 《明水赋》:“岂不以德协于坎,同类则感;形藏在空,气应则通。”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三国演义》能在同类小说中领先,是因为它得天独厚。”
- 3 同义
- 仁义或道义相同。意义相同。指同具义气者。
- 4 同趣
- 亦同一旨趣,同一情志
- 5 同产子
- 指兄弟之子。《汉书·平帝纪》:“ 平帝 即位,令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亡子而有孙若子同产子者,皆得以为嗣。” 颜师古 注:“子同产子者,谓养昆弟之子为子者。”《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子。”
- 6 同垂不朽
- 同垂不朽,拼音tóng chuí bù xiǔ,成语,解释为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 7 同蒿
- 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同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据中国古药书载: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中国各地花园观赏栽培。河北、山东、河北石家庄等地有野生。
- 8 同归殊涂
- 原指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9 同气
- 同气 ,自然界六淫之气中于人,与人体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同气,如风入厥阴、寒入太阳等。
- 10 同列
- 同列,读作:tóng liè。汉语词组的基本词义是位次相同。
- 11 同训
- 如《尔雅》的开篇条目:“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 12 同源字
- 汉语训诂学术语。凡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或相通转)的字称为同源字。如“广”与“旷”,“坚”与“紧”,“空”与“孔”等。
- 13 同归殊途
- 同归殊途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óng guī shū tú,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14 同气连枝
- 同气连枝,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qì lián zhī,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