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头读音
缠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缠头
(1) 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
英
(2) 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
例
英
(3) 回族人以白布包头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
引唐杜甫《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綵置之头上,谓之‘缠头’。”
⒉ 后来又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
引宋陆游《梅花绝句》:“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当日取出十两银子送与王赛儿,做昨日缠头之费。”
郁达夫《日本竹枝词》之九:“公子缠头随手掷,买花原为卖花人。”
⒊ 我国回族和维吾尔族,有一部分人习以白布缠头, 清代官书或文籍中常称为缠头、缠头回或缠回。
引《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城内及附近回民约万餘户,男戴印花小帽,女穿红衣,土人呼为缠头。”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第四篇九:“新疆大部的人口是东土耳其人,大致即中国历史上所谓突厥。他们喜以布包头,故汉人呼之曰缠头,又因他们多半奉回教,故又叫做缠回。”
董必武《我国抗战二年来的民众运动》:“西北的缠回,西南的苗夷,都认识日寇的凶残狡猾,都激起同仇敌忾的热忱。”
⒋ 缠扰不休的人。
引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我这个度人的好是缠头。”
国语词典
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缠头
缠头造句
- 唉,她银丝缠头了,为咱知青也算付出了很多心血,就别再伤她心了,让她数叨几句吧。
- 舞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捎不知数。
- 缠头过脑、刺刀、劈刀、撩刀、云刀、带刀。
- 笔者在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乘飞机时,一个穿长袍、缠头巾、连脸部都用白布缠住、而只露出一双眼睛的旅客坐到了我的旁边。
- 只见她,绿锦缠头束紫袖,好威武,七星宝剑挎腰间。
- 他穿着褐色的短衣,下身穿着喇叭裤,脚上还有缠腿,就像电影里面那些西域江湖人的劲装,脸上白白净净的没有胡子,头上的缠头也是褐色的。
- 常见动作有缠头裹脑、刺刀、劈刀、撩刀、云刀、带刀。
- 阿旺指着山上,有些百无聊赖,正了正头顶上的缠头布,把单间带有苗绣的书包也摘了下来,像扎裤腰一样的用两根书包带扎在腰里。
- 古老蛮风"以布缠头"者常现街头。
缠头相关词语
- 1 缠身
- 《缠身》是于2006年出品的一部悬疑、恐怖、惊悚电影,由王凯旋执导,谢丽萍领衔主演。
- 2 缠萦
- 缠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 yínɡ,是指缠绕。
- 3 缠裹
- 缠裹,汉字词语。缠绕裹扎。装束。
- 4 缠丝玛瑙
- 缠丝玛瑙(Sardonyx)是各种颜色以丝带形式相间缠绕的一种玛瑙,因相间色带细如游丝,所以称为缠丝玛瑙。
- 5 缠脚
- 缠脚即缠足。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6 缠缅
- 缠缅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ánmiǎn,意思是缠扰不休。
- 7 缠夹不清
- 缠夹不清chán jiā bù qīng,成语,解释为缠夹,纠缠夹杂。杂七杂八搅在一起,弄不清楚。
- 8 缠结
- 缠结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án jié,意思是集结、纠集。
- 9 缠缚
- 有总别之分,总,指缠缚众生而令系于三界生死之一切烦恼;就别而言,缠有三缠、八缠、十缠乃至五百缠等,缚有三缚、四缚等。其中,十缠为小乘说一切有部所倡,出于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等,即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忿、覆;四缚出于俱舍论卷二十等,即欲缚、有缚、无明缚、见缚。大乘唯识宗则立八缠三缚,十缠中除忿、覆二者,即为八缠;三缚指贪、嗔、痴。[无量寿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八、无量寿经疏卷上、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
- 10 缠帐
- 缠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 zhàng ,亦作“ 缠账 ”。亦作“ 缠障 ”。 纠缠;搅绕。
- 11 缠夹
- 【同义词】:缠杂
- 12 缠绵床褥
- 缠绵床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n mián chuáng rù,形容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出自《宋宫十八朝演义》。
- 13 缠绵蕴藉
- 缠绵蕴藉是一个汉语词汇,音chán mián yùn jiè,指含蓄而不显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分寸。
- 14 缠络
- 缠络,纠缠、缠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