衃血读音
衃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凝固呈赤黑色的败血。
引证解释
⒈ 凝固呈赤黑色的败血。
引《素问·五藏生成论》:“赤如衃血者死。”
王冰注:“衃血,谓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赤白裹朱,衃赭死原”注:“衃血,死血也……不欲如衃、赭,即死血、赭石之色,死红色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衃血相关词语
- 1 喷血自污
- 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
- 2 喷血
- 含血喷人,却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
- 3 蚍衃
- 1.亦作"蚍"。 2.植物名。即锦葵。
- 4 披心沥血
- 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 5 披肝沥血
- 比喻竭尽忠诚。
- 6 脾统血
- 生理学术语。指脾的主要功能之一。
- 7 贫血性坏死
- [anemic necrosis] 因血流量或血氧量极度减低而引起的组织死亡现象
- 8 贫血
-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急性大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
- 9 貧血
-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急性大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
- 10 剖肝泣血
- 剖肝泣血,成语,形容非常悲伤,出自《后汉书·袁绍传》“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 11 剖心泣血
- 形容非常悲伤。同“剖肝泣血”。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
- 12 泣血捶膺
- 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
- 13 叛舰喋血记
- 叛舰喋血记:欧美澳1984年梅尔·吉布森主演电影
- 14 殴血
- 殴血,是汉语词汇,出自《华阳国志·后贤志·杨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