喢血读音
喢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歃血。古时订盟,口含牲血(一说,用牲血涂于口旁)以告誓神明,谓之歃血。 2.喋血。谓踏血而进。
引证解释
⒈ 歃血。古时订盟,口含牲血(一说,用牲血涂于口旁)以告誓神明,谓之歃血。
引《后汉书·窦武传》:“﹝朱瑀﹞乃夜召素所亲壮健者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喢血共盟诛武(竇武 )等。”
⒉ 喋血。谓踏血而进。
引《后汉书·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喢血昆阳,长驱武关。”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喢血
喢血相关词语
- 1 煞血
- 重庆市合川区方言,就是很不得了,很厉害的意思。
- 2 杀人不见血
- 杀人不见血是汉语词汇,拼音shā rén bù jiàn xuè,出处《鹤林玉露》。基本释义是指: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 3 歃血为盟
- 歃血为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à xuè wéi méng,泛指发誓订盟。
- 4 歃血
- 歃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à xuè,指的是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的行为。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5 歃血为誓
-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
- 6 歃血而盟
- 歃血而盟 (shà xuè ér méng),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同“歃血为盟”。
- 7 翣血
- 翣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à xuè ,是指歃血。
- 8 涉血
- 【】:1.。
- 9 嗜血
- 嗜血,是魔兽技能套装,可以使所有小队及团队成员的近战、远程攻击及法术急速提高30%,持续40秒。受到该效果影响的盟友将变得心满意足,在10分钟内无法再受到嗜血或时间扭曲效果的影响。
- 10 嗜血蝙蝠
- 这是一种特殊的变异蝙蝠,它们对血液有着近乎图腾的崇拜,哪里有鲜血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周身带着邪恶的气息。
- 11 嗜血成性
- 爱好吸血成了习性。
- 12 尸山血海
- 也作“血海尸山”。尸体堆积成山,鲜血流如大海。形容被杀的人多。
- 13 唼血
- 《汉书·王陵传》:“始与 高帝 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匡 乃唼血为誓,引兵攻 苗 ,战於阙下。”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受之者以金人金鱼投於东流水中以为约,唼血为盟。” 王明 校释:“《金汋经》、《签》六七‘唼’作‘歃’,唼、歃通用。”
- 14 润血饮子
- 是一种药物,主治血槁成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