棰策读音
棰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鞭子。
引证解释
⒈ 鞭子。棰,一本作“捶”。
引《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棰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
⒉ 箠策:赶马的鞭杖。
引《淮南子·原道训》:“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
汉王符《潜夫论·衰制》:“夫法令者,人君之衔轡箠策也,而民者,君之舆马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棰策
棰策相关词语
- 1 棰损
- 棰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í sǔn ,是指打伤。
- 2 棰挞
- 拷打。《东观汉记·左雄传》:“ 刘据 为大司农,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将加箠挞。”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今之教子者,都不喻以道理,但箠挞之。”《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妾以诚心告君,如何反告主人,几遭箠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我殁之后,汝叔母失汝祖母欢,恒非理见箠挞,汝叔母虽顺受不辞,然心怀怨毒。”
- 3 棰笞
- 棰笞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uíchī,出自《韩诗外传》。
- 4 棰革
- 棰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í gé ,是指杖鞭。泛指刑具。
- 5 棰敕
- 1.鞭打训诫。
- 6 棰顿
- 棰顿,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捶敲。
- 7 棰令
- 笞刑之法。《汉书·刑法志》:“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
- 8 棰抶
- 棰抶,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拷打。
- 9 棰辔
- 棰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í pèi,是指马鞭和缰绳。泛指御马之具。
- 10 棰搒
- 棰搒,读音为chuí péng ㄔㄨㄟˊ ㄆㄥ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鞭打。
- 11 棰杀
- 用棍棒打死。《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主( 湖阳公主 )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 宣 ,欲箠杀之。”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妾前生 唐 开元 宫人也,君前生亦为内侍,一夕偶语,有婚姻之约,为上所见,箠杀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某公尝箠杀一干仆。”
- 12 棰掠
- 拷打。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高俊入冥》:“一部将亦同击,箠掠无全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官府奉上而虐下,日以箠掠为事。”
- 13 棰殴
- 棰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í ōu,是指鞭打。
- 14 棰辱
- 棰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uí rǔ,意思是拷打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