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窜读音
逋窜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狼狈逃窜貌。
引证解释
⒈ 逃窜。
引《易·讼》:“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张鲁逋窜,走入巴中。”
清方文《庐山诗·康王谷》:“楚子僭称王, 汉阳食诸姬,卒为秦所灭,逋窜身几危。”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逋窜
逋窜相关词语
- 1 逋耗
- 逋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ū hào,含义是指逃亡、减少。
- 2 逋秽
- 三国 魏 司马懿 《宴饮》诗:“将扫逋秽,还过故乡。”《隋书·炀帝纪下》:“於是亲总六师,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协从天意,殄兹逋秽,克嗣先谟。”《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朕将亲御六师,扫荡逋秽,今先讨 荆蛮 ,疆理南服。”
- 3 逋禄
- 《明史·郭惟贤传》:“﹝ 惟贤 ﹞寻请以 太和山 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 4 逋走
- 逋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ū zǒu,是指逃走,逃亡。
- 5 逋租国
- 逋租国,古代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女国》:“其王 汤立悉 与 哥隣国 王 董卧庭 、 白狗国 王 罗陀忽 、 逋租国 王弟 邓吉知 ……各率其种落诣 剑南 西川 内附。”
- 6 逋刻
- 逋刻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ū kè,意思是 旧指交易中的拖欠刻剥现象。
- 7 逋户
- 逋户,汉语词语 ,拼音:bū hù ,解释:欠交赋税的人家。
- 8 逋弛
- (2).拖欠。
- 9 逋堕
- 亦作'逋堕'。拖延怠惰。
- 10 逋钱
- 欠款。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是日小生偶欠印子钱五千,被人席中索讨,又承尊翁呵,更为我代理逋钱。”
- 11 逋人
- 逃亡在外的人。 唐 戴叔伦 《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诗:“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 金 王元粹 《经废宅》诗:“谁家住宅北山隈?乱后逋人尚未回。”
- 12 逋慝
- 逋慝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怠惰邪恶。
- 13 逋叛
- 逋叛,汉语词汇,读音是bū pàn,释义是叛逃、叛逃之人。
- 14 逋亩
- 逋亩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ū mǔ ,意思是谓荒废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