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筯读音
冰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冰柱。
引证解释
⒈ 冰柱。
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冰筯》:“冬至日大雪,至午雪霽有晴色,因寒所结簷溜皆为冰条。妃子使侍儿敲下二条看玩,帝自晚朝视政回,问妃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笑曰:‘妾所玩者冰筯也。’”
宋苏轼《满庭芳·佳人》词:“香靉雕盘,寒生冰筯,画堂别是风光。”
元张可久《梧叶儿·雪中》曲:“瓦甃悬冰筯,天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压拥蓝关去马。”
清沉起凤《谐铎·蟪蛄郡》:“郡主笑曰:‘郡马尚以为秋耶?’命宫娥捲帘,则冰筯垂簷,雪正在山茶树上红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冰筯
冰筯相关词语
- 1 冰锥
- 冰锥是由于天气寒冷,地下水或河水流出封冻地表而形成的锥状冰体。
- 2 冰砖
- 冰砖,读音bīng zhuān,汉语词语,一种冷食,将水、奶油、糖、果汁等物混合搅拌,在低温下冻成的砖形硬块。
- 3 冰消冻解
- 冰消冻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īng xiāo dòng jiě,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 4 冰消雾散
- 冰消雾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īng xiāo wù sàn,意思是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5 冰蔬
- 冰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īng shū,犹言清蔬。
- 6 冰厅
- “冰厅”是一个汉语词汇,隋、唐、礼部有祠部曹,掌祠祀事,人称冰厅,赵璘 《因话录》卷五有所记载。
- 7 冰惕
- 冰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īng tì,是指戒惧警惕。
- 8 冰蛆
- 传说雪山中所生长的一种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冰蛆飞驼》:“ 西域 雪山有万古不消之雪,冬夏皆然。中有虫如蚕,其味甘如蜜,其冷如冰,名曰冰蛆。能治积热。”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仙翁蜂化饭,醉士蚁哺糟。桑蠋僵应化,冰蛆卧未逃。”
- 9 冰肌雪肠
- 冰肌雪肠是中国的成语,解释: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 10 冰库
- 冰库是贮存机制冰的仓库,因此应紧邻制冰间,靠近公路月台、铁路月台或加冰码头,并配有碎冰机平台和滑冰道等构筑物,以利于机制冰需素入库及将冰运至所需单位。
- 11 冰排子
- 亦作"冰床"。
- 12 冰川学
- 冰川学(glaciology),地质学分支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冰体的学科。自然冰体包括山岳冰川、大陆冰盖、海冰。河冰、湖冰、地下水、季节性结冰以及积雪和运动中的雪等。
- 13 冰柱
- 从唐德宗到唐宪宗时期(贞元末年到元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一派诗人,一反大历以来圆熟浮丽的诗风,走上险怪幽僻一路。如韩愈的《陆浑山火》和卢仝的《月蚀诗》等都足以代表这种诗风。刘叉也是这一诗派的著名人物,以《冰柱》、《雪车》二诗为最有名,而《冰柱》诗尤其奇谲奔放,寄托遥深,为后世所称扬。
- 14 冰炭不同器
- 冰炭不同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īng tàn bù tóng qì,意思是指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