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尾读音
鸱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外形略如鸱尾,因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外形略如鸱尾,因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鴟尾为祠尾?’答曰:‘ 张敞者, 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
引吴人呼祠祀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
《陈书·高祖纪下》:“戊辰, 重云殿东鴟尾有紫烟属天。”
清孔尚任《桃花扇·截矶》:“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
国语词典
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瓦制的兽形装饰物。古人以为海中蚩精能避水患,故多以蚩为饰。因形似鸱尾,故称为「鸱尾」。《北史.卷五○.高道穆传》:「多有非法,逼买人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也作「蚩尾」、「鸱甍」、「鸱吻」、「祠尾」。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鸱尾
鸱尾造句
- 吻鸱,也称鸱尾,是安装在屋脊两端,用来“禁压火灾”的。
-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
- 而比日本“国宝”还古老得多的朝天宫鸱尾被拆走,除了文化掠夺,还能有何种解释!
- 那时,鸱尾的使用除宫殿外,只有“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一般官僚非经特许不得僭用。
- 垛子屋两侧外墙是三字山墙,两端有生起施鸱尾,像鸟翘起的尾巴。
- 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明间装板门,次间装直棂窗,转角处阑额不出头,阑额上不施普拍枋,斗栱为五铺作双抄单栱偷心造。
- 据介绍,脊吻又名鸱吻、鸱尾、正吻等,是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特有装饰,用来表示这类建筑的重要地位,有辟除火灾之意。
- 群臣听了后马上面红耳赤,激动不已,于是赶紧簇拥着赵恒步行到左承天门,火眼金睛的真宗果然发现城门南面的鸱尾上挂着一条黄帛。
- 梁会丽介绍,该建筑基址内出土的以板瓦、筒瓦、兽面瓦当、鸱尾、兽头残块等屋顶建筑构件为主,还出土大量陶瓷器残片。
鸱尾相关词语
- 1 鸱枭
- 本诗属于禽言诗,以一只失去幼鸟的母鸟口吻诉说自己过去遭受的迫害,经营巢窠的辛劳跟目前处境的艰难。
- 2 鸱吻
-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 3 鸱张
- 鸱张是汉语词汇,拼音,解释为。
- 4 鸱吓
- 鸱吓,词语,拼音chī xià ,出自《庄子·秋水》。
- 5 鸱鸮弄舌
-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 6 鸱鸢
- 亦作“鵄鸢”。即鸱鸟/也是鹞鹰。《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秽鵄鸢之笼吓,钦飞凤于太清。”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鸱鸢,下飞畏网罗。” 钱振伦 注:“鸢,鸱也。” 唐 韦应物 《鸢夺巢》诗:“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明 王廷陈 《咏怀》:“民食美刍豢,鸱鸢甘臭陈,也就是鸱鸟, 指鹞鹰。 唐 杜甫 《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南宋 苏轼《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有野老言:“鸟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
- 7 鸱鸟
- 鸱鸟,读音chī niǎo,汉语词语,指鹞鹰。
- 8 鸱目虎吻
- 鸱目虎吻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ī mù hǔ wěn,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
- 9 鸱视虎顾
- 鸱视虎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ī shì hǔ gù,意思是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 10 鸱蹲
- 如鸱蹲状,局促而瑟缩。 宋 欧阳修 《雪对十韵》:“儿吟愁凤语,翁坐冻鸱蹲。”
- 11 鸱龟
- 鸱龟,读音是chī guī,汉语词语,指的是形如鸱鸟的龟。
- 12 鸱张鼠伏
-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 13 鸱鸺
- 鸱鸺:中药
- 14 鸱夷
- 鸱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ī yí。释义:(1)革囊。(2)借指伍子胥。(3)指盛酒器。(4)即鸱夷子皮。(5)拇指。出自《战国策·燕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