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征读音
明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显的征验;明证。
引证解释
⒈ 明显的征验;明证。
引《书·胤征》:“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孔传:“徵,证;保,安也。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薛用弱《集异记·邢曹进》:“吁!西方圣人,恩祐显灼,乃若是之明徵也。”
严复《救亡决论》:“既设之后,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徵。”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明征
明征造句
- 况十载之间,彗星三见,布新除旧,厥有明征,讴歌所归,属在睿德。
- 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征。
- 翌年,百里烨扶持五岁阳帝登基,挟天子而令诸侯,明征暗讨,极尽征伐之能事。
- 随着“五一”节的来临,位于南京栖霞山桃花涧、龙山的李香君之墓与明征君之墓在修复后同时对外开放。
- 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觉察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它就会因为清醒而感到痛苦。
- 若恐断不易断,则目前之缴具已是明征;若恐诛不胜诛,岂一年之限期犹难尽改,特视奉行者之果肯认真否耳。
- 矛盾心理下,葛明征还是参加了今年高考,他明白被留学严重分心的自己,已经很难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明征相关词语
- 1 明杖
- (2).比喻主要帮手。《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再说晁老儿自从邢皋门去了,倚 晁源 ,就是个明杖一般。如今连这明杖又都没了,凭那些六房书办胡乱主文,文书十件上去,倒有九件驳将下来。”
- 2 明刑
- 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
- 3 明绚
- 明丽绚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孟坚 《两都》,明绚以雅赡。” 宋·苏轼《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诗:“冈峦蔚回合,金碧烂明绚。”
- 4 明眼人
- 明眼人,汉语词语,读[míng yǎn rén],指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的人;有见识的人。
- 5 明效大验
- 效、验:效果。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 6 明唐
- (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英 courtyart;ground for drying grains(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唐。——《乐府诗集·木兰诗》 英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 7 明声
- 公开声讨。
- 8 明社
- 羲云乃是上古《推背图》里提到的未来紫薇圣人,得上古洪荒龙帝秦政所创的道藏空间力量传承,创立新明社在浮沉万变的人生轨迹中,披荆斩棘,纵横捭阖,开启一段泣血如歌般的铁血征途!
- 9 明楼
- 三重身份,表面为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特务委员会副主任、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其实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真实身份则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代号“眼镜蛇”。上海明氏家族大公子,心思深沉,秉持“抗战必胜”信念深入伪装潜伏在敌方势力,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阳光下。虽是家国天下的铮铮男儿,但铁血也柔情,对大姐格外尊敬,对幼弟格外疼爱,有时也显得严厉,甘愿被差遣,被观众称为“明家食物链最底端”,自嘲“现在是我出了咱们这个家门谁也不怕,可只要一回来,我谁都怕”
- 10 明论
- 宋 秦观 《医者》诗:“余尝感慨期明论,世无妙质孰与言。”
- 11 明径
- 明径,汉语词语,读音是míng jìng,指明白直截。
- 12 明教
-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
- 13 明粢
- 亦称“ 明齍 ”。亦称“ 明齐 ”。 古代祭祀所用的谷物。《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仪礼·士虞礼》:“嘉荐普淖,明济溲酒。”《礼记·曲礼下》:“稷曰明粢。” 孔颖达 疏:“稷,粟也。明,白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惟某年太岁月朔日, 宋 天子某敢昭告於太社:谨因仲春、仲秋,祗率常礼,敬以玉帛,一元大武,柔毛刚鬣,明粢香萁,嘉荐醴齐,备兹禋瘗,用伸报本。”
- 14 明治
- 修明政事。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公元1868-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