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嶷读音
歧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谓六、七岁。
引证解释
⒈ 后谓幼年聪慧为“歧嶷”。
引《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毛传:“岐,知意也;嶷,识也。”
《后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文选·左思<吴都赋>》:“歧嶷继体,老成弈世。”
刘逵注:“歧嶷,谓有识知也。”
《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彭城王勰字彦和,少而歧嶷,姿性不羣。”
⒉ 谓六、七岁。
引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歧嶷﹞亦言六、七岁也。”
王闿运《王仲章碣》:“君天姿雋异,缉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歧嶷
'歧嶷相关词语
- 1 歧路
- 歧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í lù,指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语出清梅曾亮《小盘谷记》:“余尝求小盘谷者。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皆大竹蔽天,多歧路。”
- 2 歧異
- 歧异,指差异;不相同。
- 3 歧黄
- 也作岐黄,医家的始祖,即歧伯和黄帝。
- 4 歧義
-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但在当时语境种只利用其中一种含义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但不确定究竟在表达哪种意思。也就是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
- 5 歧路亡羊
- 歧路:岔路;亡:丢失,失去。字面意义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现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目标就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
- 6 歧视
- 歧视: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多带贬义色彩,属于外界因素引发的一种人格扭曲。
- 7 歧途
- 歧途,汉语词汇。意思是.比喻错误的道路、不同的途径。
- 8 歧异
- 歧异,指差异;不相同。
- 9 歧义
-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但在当时语境种只利用其中一种含义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但不确定究竟在表达哪种意思。也就是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
- 10 歧路灯
- 长篇小说。清代李海观作。一百零八回。叙述书香门第子弟谭绍闻堕落败家,又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对封建社会的吏治、教育和当时市井社会的世态人情、风习流俗有广泛生动的描写,但多封建说教。
- 11 歧路他乡
- 意思是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
- 12 歧出歧入
- 歧:不相同。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处所
- 13 歧意
- 歧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í yì,解释为贰心。
- 14 歧路徘徊
- 常用程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