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痹读音
肝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头痛,夜睡多惊梦,渴饮,多尿,腹胀,腰痛胁痛,足冷等。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肝痹相关词语
- 1 鹳肝丹
- 是一种药名,主治翻胃膈食。
- 2 刿鉥肝肾
- 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同“刿鉥心腑”。
- 3 寒痹
- 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证。《灵枢·贼风》:“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随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灵枢·寿夭刚柔》:“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证,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定痛丸加羌活、桂枝,或选用五积散、芎附汤加减。痛甚者,用五灵散;《内经》并有火焠、药熨等法。又《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中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此说易引起概念之混淆,聊备一说。
- 4 喉痹
- “喉痹”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含义较广,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后世医家对疾病的分类渐趋详细,将“喉痹”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区分开来,如《喉科心法》:“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但总的来说,古代医籍中“喉痹”的概念一直较为笼统。现代中医喉科对“喉痹”的概念已逐渐统一,系专指急、慢性咽炎,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急性咽炎又可称为“风热喉痹”或“风寒喉痹”。
- 5 锦绣肝肠
- 锦绣肝肠,成语,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九〈李白三·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遂以”锦绣肝肠“等指满腹诗文,善出佳句。亦作“ 锦绣心肠 ”、“ 锦绣肠 ”。
- 6 揪心扒肝
- 揪心扒肝( jiū xīn bā gā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人极度焦虑,异常担忧。
- 7 刳肝沥胆
- 犹言披肝沥胆。比喻竭诚相见。
- 8 刳肝
- 刳肝,读音kū gān,汉语词语,出自《后汉书·董卓传论》,指剖挖肝脏或比喻尽陈肺腑之言。
- 9 沥胆披肝
- 沥胆披肝,读音lì dǎn pī gān,汉语成语,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出自《启裴侍郎》。
- 10 沥血披肝
-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1 沥胆隳肝
- 沥胆隳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lì dǎn huī gān ,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出自《杂曲歌辞·行路难》。
- 12 沥胆堕肝
- 沥胆堕肝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lì dǎn duò gān,意思是比喻竭尽忠诚。
- 13 肝石
- 肝石有各种颜色,常见猪肝色,行业中称为肝石,绿色称绿肝石,黄色称黄肝石,虎皮色称虎皮肝石,虎皮肝石,属于河洛石的一种,石身多为血红色,夹杂有网状白色花纹。
- 14 肝胆秦越
- 肝胆:比喻亲近;秦越:秦国与越国,比喻对立或疏远。比喻虽近犹远,虽亲犹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