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埽轨读音
闭门埽轨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引证解释
⒈ 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引《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埽轨,无所干及。”
李贤注:“轨,车迹也。言絶人事。”
亦作“闭门扫迹”、“闭门却轨”。 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而胡君年踰七十,平生闭门扫迹,上下千古,讨论六经。”
清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下直即闭门却轨,兀坐书室,无为往来。”
孙犁《秀露集·<善闇室纪年>序》:“说门可罗雀是夸张的,闭门却轨却是不必要的。”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闭门埽轨
闭门埽轨相关词语
- 1 闭心
- 闭心(bì xīn ㄅㄧˋ ㄒㄧㄣ)意思是思想上自守甚严,无求于外。
- 2 闭淫
- 闭淫,读音为bì yín ㄅㄧˋ ㄧㄣˊ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杜绝淫邪。
- 3 闭门自守
- 闭门自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mén zì shǒu,意思是闭门不出,洁身自保;坚壁不出,严加防守。出自:《汉书·王莽传下》。
- 4 闭货
- 谓堵塞财货来源。《管子·八观》:“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 尹知章 注:“无货可出若闭门然。”
- 5 闭关锁国
- 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清代闭关锁国”。从相关政策执行中实际的微观行为和宏观效果上看,同样不是。另外,明清两代,明朝虽然在明前期至隆庆开关时期近乎全面海禁,但仍然在隆庆开关时开放了漳州月港一处口岸。明代禁海时期约占75%,开海时期约占25%。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禁海时期约占15%,开海时期约占85%。
- 6 闭冻
- 闭冻,拼音是bì dò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封冻。
- 7 闭门墐户
- 闭门墐户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ì mén jìn hù,意思是指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 8 闭门却轨
- 闭门却轨,拼音bì kǒu què guǐ,汉语词语,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 9 闭口韵
- 闭口韵指以双唇音m或b收尾的韵母。
- 10 闭结
- 《朱子语类》卷七二:“阴阳之气闭结之极,忽然迸散出做这雷雨。”
- 11 闭境自守
- 闭境自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jìng zì shǒu,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出自:《与河南李中丞石叠书》。
- 12 闭壁清野
- 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指作战时关起城门清理城外的粮食、水源补给、人民等,达到让来犯者攻不进城内,也无法长期在城外驻扎的目的。
- 13 闭合
- 起点与终点重合。1、首尾相连的;封闭的。2、使首尾相连;封闭;合上(一般指电路)。
- 14 闭迹
- 谓不与世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