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两全读音
势不两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势:情势,状况。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势不两全相关词语
- 1 势如彍弩
- 亦作“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 2 势若催枯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 3 势在必得
- 形容人一定要得到某事物坚定不移的气势。
- 4 包而不办
-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5 匮不足
- 匮不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kuì bù zú,释义为匮乏缺少。
- 6 十全老人
- 清·乾隆帝晚年的自号。
- 7 十不闲
- 十不闲是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始在北京流行。由凤阳花鼓发展而成。
- 8 十势
- 十势是一个词语,拼音shí shì ㄕㄧˊ ㄕㄧˋ,五代 齐己 认为诗有十种表现手法,谓之“十势”。
- 9 十死不问
- 十死不问,拼音shí sǐ bù wèn,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 10 十不
- 《宋史·选举志一》:“是年,诸州所荐士数益多,乃约 周 显德 之制,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纰缪’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此谓考官于经义不通的试卷上批一“不”字,积批语之数,而有“十不”、“九不”的说法。
- 11 十不当一
- 十不当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í bù huò yī,意思是十个不抵一个,形容人虽多但不顶用。
- 12 十恶不赦
- “十恶不赦”是指中国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在法律上规定有十种重大犯罪不能赦免。在历史上,十恶提法是逐步演变而成的。至北朝北齐时开始规范化,定十条重罪,即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十条。至隋正式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并列入法典。这十恶是:一谋反,阴谋造反,推翻封建王朝;二谋大逆,谋化毁坏皇帝的宗庙、祖墓或宫室等蔑视和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三谋叛,暗中策划背叛朝廷的行为;四恶逆,对直系和旁系尊亲属或兄、姊、夫及其直系尊亲属的杀害行为或对祖父母、父母殴打行为;五不道,灭绝人性,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六大不敬,不尊敬皇帝的言行;七不孝,对直系尊亲属的忤逆行为;八不睦,亲属间的谋杀、出卖、殴打或控告的行为:九不义,违背封建仁义道德的犯罪行为;十内乱,违反封建伦理纲常的奸污行为。这十恶,经唐至清,除元有略改外,相沿而用,并规定对犯有十恶的不得赦免。《隋书·刑法志》:“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遇)赦,犹除名。”《元曲·关汉卿〈窦娥冤〉四》:“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13 势位至尊
- 至:极。极其尊贵。
- 14 势焰可畏
- 是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