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读音
伏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将军名号。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谓平息变乱。
谓平息变乱。
引证解释
⒈ 汉将军名号。 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引南朝宋鲍照《代苦热行》:“戈船荣既薄, 伏波赏亦微。”
唐刘长卿《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
明夏完淳《大哀赋》:“横海、伏波,戈船、下瀨。”
⒉ 谓平息变乱。
引王闿运《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国语词典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伏波
伏波造句
- 历史上,伏波神是百越人所崇奉的神灵,主要流行于岭南的两广、海南等地。
- 四贤祠位于南渠北岸,祠内祀奉历代修凿灵渠有过重大贡献的秦监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唐桂州防御使鱼孟威四公而得名。
- 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榕湖、杉湖等。
- 在伏波山景区,洪水已退去,一度被淹的还珠洞也挤满了前来观光的游客。
- 漓江流经此地,被山体阻挡,形成巨大的洄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即制服波涛之意,故称其为伏波山。
- 抵达桂林市后享用午餐。之后游览伏波山、榕彬湖景区、九曲桥、古南门、日月双塔。
- 而民间传说伏波山则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石试剑而得名。
- 伏波叠彩独秀,还珠洞,晓澈玉盘。
- 伏波神以两汉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与马援为原型,两人均因对岭南地区有功而受到当地人民的崇祀。
- 汉军分兵把守,只有伏波将军马援的这支部队是机动力量,而且,总数不足十万人。
伏波相关词语
- 1 伏雌
- 伏雌,指母鸡。
- 2 伏罪
- 伏罪,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见《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 3 伏贴
- 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
- 4 伏剑
- 伏剑是指以剑自刎。出处《左传·襄公三年》。
- 5 伏灵
- 伏灵,亦作“ 伏苓 ”。即茯苓。菌类植物名。
- 6 伏流
- 伏流,指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语出唐 戴叔伦 《下鼻渟泷》诗:“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 7 伏枕
- 伏枕,读音为fú zhěn,汉语词语,释义为指伏卧在枕上。
- 8 伏侍
- 2. 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
- 9 伏女
- 伏女,指 西汉 经学家 伏胜 的女儿。曾奉父命传《尚书》于 晁错 。《汉书·儒林传·伏生》“使掌故 朝错 (即 晁错 )往受之” 颜师古 注引 汉 卫宏 《定古文尚书序》:“ 伏生 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也,使其女传言教 错 。”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八:“羡煞传经诸 伏 女,一时分得衡钱。”
- 10 伏伏帖帖
- fú fú tiē tiēㄈㄨˊ ㄈㄨˊ ㄊㄧㄝ ㄊㄧㄝ,亦作“ 伏伏贴贴 ”。
- 11 伏藏
- 释义:隐藏;潜藏。
- 12 伏辜
- 指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汉书·佞幸传·董贤》:“父子骄蹇,至不为使者礼,受赐不拜,辠恶暴著。 贤自杀伏辜。”
- 13 伏帖
- 有“平伏而紧贴在上面”“舒坦,舒适”之意的一个词。
- 14 伏苓
- 茯苓主要主产于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