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卫读音
蕃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蕃,通"藩"。捍卫。 2.蕃,通"藩"。屏障。
引证解释
⒈ 蕃,通“藩”。捍卫。
引《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唐虞之侯伯,歷三代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
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羽仪帝室,蕃卫王畿。”
⒉ 蕃,通“藩”。屏障。
引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今凉州天下之衝要,国家之蕃卫也。”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职司既备,蕃卫如旧。”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蕃卫
蕃卫相关词语
- 1 蕃芜
- 蕃芜(蕃芜)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fān wú,滋长茂盛。
- 2 蕃服
- 宋 曾巩 《交州进奉使副梁用律洛菀副使阮陪太常博士制》:“具官某,策名蕃服,纳贡王庭。”
- 3 蕃长
- 蕃长,宋代掌蕃坊侨民事务的首领,从侨民中选任。唐宋时,多有外侨至广州、泉州等地进行贸易,其聚居的地方称为蕃坊。
- 4 蕃茂
- 释义:1、繁盛。2、使繁茂。
- 5 蕃学
- 神宗熙宁间,于熙(治今甘肃临洮)、河(治今甘肃临夏东北)两州置蕃学,召收蕃部首领及蕃官子弟入学。徽宗时在陕西用蕃字地区置蕃字,挑选通蕃语、识文字之人为教授,教授经典和佛经。熙宁间因勿巡国使请求,另设校舍,招收蕃、俗子弟学习。大观二年(1108),在广州专建蕃学。泉州也曾于徽宗时设置蕃学。
- 6 蕃兵
- 宋朝西北边境由北方少数民族组成的地方兵种。蕃兵存在时间短,从正式建立到消亡仅有百余年时间。
- 7 蕃条
- 同“ 藩条 ”。 唐 白居易 《李昌元可兼御史大夫制》:“甚识戎事,每在战阵,未尝无功;及委蕃条,亦闻有政。” 清 林则徐 《题怡悦亭中丞沧浪话别图卷》诗:“君持蕃条莅 江 右, 陈公 惆怅携尊酒。”
- 8 蕃臣
- 蕃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ān chén,意思是藩屏之臣。
- 9 蕃袬
- 据《广韵》,袬同裕。
- 10 蕃舶
- 海外入境的船舶。蕃,通“ 番 ”。 唐 韩愈 《孔公墓志铭》:“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 明 宋濂 《水北山居记》:“ 永嘉 为海右名郡,南引七 闽 ,东连二 浙 ,宦车士辙之所憇止,蕃舶夷琛之所填委。”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之四:“蕃舶从海来,蒲萄泛新渌。”
- 11 蕃夷
- 蕃夷 fan yi 汉语词语, 是旧时中原人对外族或异国人的统称。
- 12 蕃育
- 蕃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ān yù,解释是繁衍。
- 13 蕃岳
- 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蕃,通“ 藩 ”。《南齐书·江谧传》:“至於蕃岳入授,列代恒规;勋戚出抚,前王彝则。”《南史·张弘策张缵等传论》:“至如 太清 板荡,亲属离贰, 纘 不能叶和蕃岳,克济 温 陶 之功。”
- 14 蕃踰
- 【解释】亦称“ 蕃踏 ”。 鱼名。即海鹞鱼。《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魏武四时食制》:“蕃逾鱼,如鳖,大如箕,甲上边有髯,无头,口在腹下,尾长数尺,有节,有毒,螫人。”注:“一曰蕃踏鱼。”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鹞鱼》作“蕃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