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读音
釜底抽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釜底抽薪
(1)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军事上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
英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引语出《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絶薪止火而已。”
明戚元佐《议处宗藩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叶圣陶《城中》:“这当然可以,可以。不过,根本的对付方法,还在釜底抽薪。”
国语词典
薪,柴火。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词语释义)
釜底抽薪造句
- 要解决好行车难这个问题,还得釜底抽薪,拆掉周围的房屋,将路拓宽。
- 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 在节骨眼上,他釜底抽薪撤走了资金,造成工程停工。
-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釜底抽薪的办法。
- 终极分手法则:釜底抽薪,给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她主动放弃。
- 为澈底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精简人事倒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 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澈底解决。
- 惟有釜底抽薪的消灭脏乱,才能积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 我们应该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永绝后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人们经常把"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比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十分生动形象。
釜底抽薪相关词语
- 1 釜甑
- 釜甑,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皆古炊煮器名。
- 2 釜鱼甑尘
- 釜鱼甑尘,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指炊具长时间都没有动用,比喻生活清贫。
- 3 釜底游鱼
- 釜底游鱼,拼音读法为fǔ dǐ yóu yú,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出自《后汉书·张纲传》。
- 4 釜脐墨
- 釜脐墨(《四声本草》),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脐或锅底部之烟灰。性味为辛苦,温。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3~4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 5 釜鬲
- 泛指炊器。鬲,陶制。圆口,三空心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之 韩 魏 ,遇夺釜鬲於涂。” 裴駰 集解:“《尔雅》曰:‘款足者谓之鬲。’ 郭璞 曰:‘鼎曲脚。’”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清 唐甄 《潜书·善施》:“必釜鬲之约,三年不忘,不易其日,不易其物。”
- 6 釜鱼幕燕
- 釜鱼幕燕,拼音fǔ yú mù yàn,汉语成语,指生活在锅里的鱼、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处境极不安全。
- 7 釜庾
- 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数量不多。《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王烈 者,字 彦方 ……卒於海表”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 烈 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晋书·翟汤传》:“人有餽赠,虽釜庾一无所受。” 明 宋濂 《莆田陈府君墓铭》:“君子之为善,固不在乎位之大小哉,若君者,一介之士,未尝受釜庾之禄,而汲汲焉以化其乡人为心。”
- 8 釜鍑
- 釜鍑是锅属炊器。
- 9 釜底游魂
- 釜底游魂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fǔ dǐ yóu hún,意思是 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游魂,游荡的鬼魂。出自:《花月痕》。
- 10 釜鼓
- 釜和鼓。古代量器名。《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 11 釜锅
- 釜和锅。泛指炊具。 清 郑燮 《音布》诗:“昨遇老兵剧穷饿,颇以卖字温釜锅。谈及 音生 旧时事,顿足叹恨双涕沱。”
- 12 釜灶
- 釜灶,读音为fǔ zào ㄈㄨˇ ㄗㄠ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锅灶。
- 13 负薪之资
- 卑贱者的资质。
- 14 负薪之疾
-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