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钲读音
鸣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引证解释
⒈ 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引明沉璟《义侠记·奇功》:“听鸣鉦,解奸徒向高唐远行。”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今人开舡鸣鉦,未知起于何时。”
柳子戏《孙安动本》第一场:“当朝首相,鸣钲开道旌旗扬,前护后拥朝堂上,满朝文武俱景仰。”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鸣钲
鸣钲相关词语
- 1 鸣神
- 亦有动漫人物名字鸣神
- 2 鸣唳
- 鸣唳是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lì,意思是鸣叫。
- 3 鸣鹤舟
- 鸣鹤舟(鸣鹤舟)是一个汉语词汇,古代舟名。《西京杂记》。
- 4 鸣謼
- 鸣謼(鸣謼),汉语词汇,拼音是míng hū ,注音是,ㄇㄧㄥˊ ㄏㄨ,鸣呼,呼喊。
- 5 鸣簧
- 鸣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íng huáng,是指吹笙。
- 6 鸣铎
- 风铃。 明 高启 《车遥遥》诗:“出门已远第一程,耳中鸣铎渐无声。” 明 徐渭 《寄谢学师张先生见慰》诗:“海天鸣铎入山城,独剑孤琴傍马行。”
- 7 鸣攻
- 1.见"鸣鼓而攻"。
- 8 鸣艚
- 鸣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íng cáo,是指行进中的船。
- 9 鸣嗷
- 鸣嗷,读音为míng áo ㄇㄧㄥˊ ㄠ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大声鸣叫。
- 10 鸣跸
- 鸣跸,读音为míng bì ㄇㄧㄥˊ ㄅ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帝王出行时扈从喝道开路。
- 11 鸣飙
- 鸣飙,读作míng biāo,汉语词语,是指在风中鸣响。
- 12 鸣璜
- 半璧形的玉器。古代贵族用作朝聘、祭祀、丧葬等的礼器。也作装饰用。因其互相碰击而鸣响,故称。 汉 徐干 《中论·法象》:“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为冕服采章以旌之,为佩玉鸣璜以声之,欲其尊也,欲其庄也,焉可懈慢也。”
- 13 鸣赞
- 鸣赞是指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
- 14 鸣玉燕
- 1.见"鸣玉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