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兄读音
母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母之兄。别于庶兄。
母和兄
母和兄
引证解释
⒈ 同母之兄。别于庶兄。
引《公羊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何休注:“母兄,同母兄。”
唐韩愈《唐朝散大夫孔君墓志铭》:“君母兄戣,尚书兵部员外郎……以文行称朝廷。”
⒉ 母和兄。
引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康﹞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国语词典
同母所生的哥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母兄
母兄相关词语
- 1 奶母
- 奶母指奶娘,你母,乳母。
- 2 嬭母
- 1.见"奶母"。
- 3 你兄我弟
- 双方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密切。
- 4 泥母
- 泥母,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泥或作"宁"﹑"宁"。
- 5 娘母
- 娘母,解放前海南岛黎族地区一种巫师。男女都有,但作法时男的也必须穿女上衣戴绣头巾。声称能以法术查找各种恶鬼,祛除病人身上病痛,为病人招魂。作法时所用道具有一把箭镞、一个竹箕、一碗米、一碗酒,用黎语念咒,边念边跳,然后宰杀牲畜。驱鬼时常诬陷贫苦农民为“禁公”、“禁母”,害人骗钱。解放后逐渐被革除。
- 6 娘母子
- (1).母亲和儿子。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你母子两个串通了灭我老汉啦……你娘母子安的啥心眼哇?”(2).母亲。《红楼梦》第二九回:“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这们娘母子也生的出好东西来哩?”
- 7 酿母菌
- 酿母菌,1.酵母。真菌的一种,黄白色,圆形或卵形
- 8 欧母
- 欧母欧阳修之母郑氏,四大贤母之一,含义为宋欧阳修早岁丧父﹐母郑氏督教甚严﹐家贫无纸笔﹐尝以荻画地教子。事见欧阳修《泷冈阡表》。后因以"欧母"为称颂贤母之词。
- 9 滂母
- 东汉 范滂 之母。 范滂 陷党锢之祸自诣狱就死。母勉之曰:“汝今得与 李 ( 李膺 ) 杜 ( 杜密 )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见《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明 邵璨 《香囊记·褒封》:“授经教子,志有逮于 轲 亲;勉子成名,行不忝于 滂母 。”
- 10 抛老母
- 南海观世音。
- 11 劈山救母
- 劈山救母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之一。
- 12 漂母
- 后来,人们就有这个典故来表示馈赠食物。宋代苏轼的《石塔寺》就运用了这个典故:“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荒。”
- 13 母音
- “母音”是语言专用的词汇。元音就是母音。什么是元音呢? 在拉丁字母中,A、E、I、O、U通常都是元音字母。然而,具体的定义还是视乎各种语言的定义。例如,在威尔士语,W和Y也是元音字母;捷克语用上了R来表示其中一个卷舌的元音,所以在捷克语中,“R”也是一个元音字母。另外,在印度次大陆的不少语言,都有元音化r及元音化l这两个特殊元音。香港开埠初期,当地通行广州话,而广州话的“子”、“四”等字的元音(韵母),在外国人听起来,就好像英语的“Z”音,所以殖民地官员用上了Z来拼这些字,变成了“Tsz”、“Sz”。这么说来,连“Z”也可以变成元音字母了。国语的注音二式和雅礼拼音也都是如此。所以,要看一个字母是否元音字母,并不能死记,而要随同不同的语言而有变化。希腊字母的道理也相同,因为在特殊的程况下“Η”可以不是元音字母,而是标示/h/音的字母。
- 14 母舌
- 谓本民族的语言。 朱自清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他的诗不缺乏想象力,但不知是创造新语言的心太切,还是母舌太生疏,句法过分欧化,教人像读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