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食读音
口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食
(1) 食物
英
(2) 膳食;饭食
例
英
(3) 〈方〉口粮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食物。
引《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马瑞辰通释:“就之言求也……以就口食,犹《易·颐》‘自求口实’。”
《三国志·吴志·朱然传》:“寝疾二年,后渐增篤,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於道。”
又为饭食;伙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軿凑得一两银子在此,也办不成甚货,凭你买些菓子船里喫罢。口食之类,是在我们身上。”
⒉ 犹口粮。
引唐白居易《采地黄者》诗:“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四:“虽不出巡徼,常廪口食。”
柳青《铜墙铁壁》第四章:“就算自己揹上口食,军用锅支起,没柴水怎能做饭?”
国语词典
饭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口食
口食相关词语
- 1 口筭
- 口算的解释有人口征收的赋税、按牲畜的头数所征的赋税、心算。
- 2 口数
- 口数,人数、指口数粥。
- 3 口重
- 口重,指人爱吃咸一点的味道。如:我知道你爱吃口重的,所以多搁了些酱油。
- 4 口顺
- 口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ǒu shùn,是指顺口,随口或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
- 5 口碎
- 明 康海 《王兰卿》第四折:“这 兰卿 干下这等好事,不知俺心里是怎生的,则要说他道他,您众位不嫌口碎么?”《天雨花》第十回:“不是我身多口碎,老爷严谕不可轻。
- 6 口事
- 指进谗言。《战国策·燕策二》:“ 苏代 自 齐 献书於 燕王 曰:‘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事,故献御书而行。’” 鲍彪 注:“言人谮之。”
- 7 口述
- 口述,指口头叙述。语出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我有时在旁边听着他谈,有时根据他的口述代为复信。”
- 8 口受
- 口受,汉语词语,拼音是kǒu shòu,释义是从口授中获得。
- 9 口轻舌薄
- 口轻舌薄,是一成语,读音为kǒu qīng shé bó,形容说话刻薄。
- 10 口蘑
- 口蘑的主要产地在锡盟的东乌旗、西乌旗和阿巴嘎旗、呼伦贝尔市、通辽等草原地区。这种蘑菇通常运到张家口市加工,再销往内地。由于蒙古土特产以前都通过河北省张家口市输往内地,张家口是蒙古货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称为“口蘑”。由于产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价值昂贵,目前仍然是中国市场上价格较高的一种蘑菇。1958年郭沫若视察张家口时,写过一首赞美口蘑的诗:“口蘑之名满天下,不知缘何叫‘口蘑’?原来产在张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诗人道出了口蘑这名字的来历。
- 11 口逻肚攒
- 方言。形容饮食俭省。 艾芜 《回家》:“我们在家里没有哪个乱花一文!大家都是口逻肚攒的,剩下的钱,都拿来典 勤古老 那块地了!”原注:“口逻肚攒就是从吃喝上面俭省
- 12 口硬
- 口硬是汉语词汇,拼音是kǒu yìnɡ,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 13 口尚乳臭
- 口尚乳臭,汉语词语,意思是奶腥气。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出自《汉书·高帝纪》。
- 14 口钱
- 亦称口赋,即通常说的的人头税,秦代已有口赋之名。董说《七国考》引《大事记》:“渭水不洗口赋起。”或为人头税的泛称。汉代则专指儿童人口税。据《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又据《汉书·贡禹传》,武帝时“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今人或说口赋起征年龄本为七岁,武帝时始提前至三岁。一说起征年龄本为三岁,元帝采纳贡禹建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东汉末,政治黑暗,口赋或自一岁起征,至“民多不举子”,口赋负担至此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