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诰读音
制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皇帝的诏令。
2.指承命草拟诏令。
2.指承命草拟诏令。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的诏令。
引唐元稹《制造序》:“制誥本於《书》,《书》之誥命、训誓,皆一时之约束也。”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明代制诰用沉体》:“故今朝廷制誥,犹用沉体云。”
⒉ 指承命草拟诏令。
引清叶廷琯《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严起恒称其有制誥才。”
国语词典
天子的诏命。《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自德林至安期三世,皆掌制诰。」唐.元稹〈制诰自序〉:「制诰本于书,书之诰命、训誓,皆一时之约束也。」也作「制诏」。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制诰
制诰造句
- 加拿大特许管理学院是加拿大唯一的特许专业管理学院,由加拿大法律之皇室制诰所颁令而成立。
- 即遣兴圣宫使耶律寿宁、给事中知制诰李奎充祭奠使;天德军节度使耶律卿宁、大理卿和道亨、河西军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充两宫吊慰使。
- 者姓氏,所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名家法帖,首列帝王诸书为一卷,次列篆隶为一卷,次列正书为四卷,次列行书为六卷,次列草书为七卷,末列分书为一卷,后附制诰。
- 你知道吗?官家已经下诏,封江宁知府王安石大人为知制诰,不日就会擢升入京任职。
- 当时,凡内廷制诰、宫殿碑额,大都出于他的手笔。
- 国子司业苏源明在叛军到来之后,也假装有病,没有接受安禄山所委任的官爵,李亨就提拔他为考功郎中、知制诰。
- 站在周宗背后的知制诰徐铉开口说道,说完向前走了两步站了众人的前面。
- 五月,元稹被任命为祠部郎中、知制诰。
- 时间一久,皇帝亦觉得此人太过多事,将他的翰林学士罢免,左补阕、知制诰的职务亦全数免去,调入东宫,成为太子身边的闲官。
制诰相关词语
- 1 制府
- 制府,读音为zhì fǔ,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制置司衙门,掌军务。
- 2 制服呢
- 制服呢(uniform cloth)是指用中低级羊毛织制的粗纺毛织物,适于制做秋冬季制服、外套、茄克衫、大衣和劳动保护用服等。
- 3 制置使
- 官名。唐大中五年(851),始 以大臣充诏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
- 4 制宜
- 解释为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
- 5 制台
- 1.明清时对总督的敬称。
- 6 制动器
- 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为了减小制动力矩和结构尺寸,制动器通常装在设备的高速轴上,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大型设备(如矿井提升机、电梯等)则应装在靠近设备工作部分的低速轴上。
- 7 制策
- 制策,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 8 制举
- 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 9 制鄙
- 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国语·齐语》:“ 桓公 曰:‘定民之居若何?’ 管子 对曰:‘制鄙。’” 韦昭 注:“制野鄙之政也。”
- 10 制药厂
- 制药厂是指生产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生物化学药、植物化学药等原料药和各种药物制剂或中药的工厂。
- 11 制命
- 制命,汉语词汇,意思是拟订命令。出自《左传·闵公二年》。
- 12 制海权
- 制海权(command of the sea)是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海区的控制权。目的是确保己方兵力海上行动的自由,剥夺敌方兵力海上行动的自由;保护己方海上交通运输的安全,阻止敌方的海上交通运输,亦即使该海洋区域为己所用而不为敌所用。
- 13 制科人
- 制科人,拼音是zhì kē ré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旧时指科举出身的人。
- 14 制土
- 制土,拼音是zhì tǔ,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按土地肥硗而列其等差。